Popular Posts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散步阮台南




讀「散步阮台南」 石雨
我曾是台南行色匆匆的過客,那是十几年前的舊事記憶。 如今在都門書局,無意中購得「散步阮台南」,作者黃小黛•再次勾起我對台南的記憶,不過那台南不該属於「阮」(闽南語:我)。 在印記中:台南沒台北都市的繁華,民風扑素,對外來過客總是那么彬彬有禮,言語舉扯總是那麼親切動人,那時大陸還沒有開放,我們幾乎把台南鄉下情當着故鄉情•鄉下阿姆知道我們來自南洋,不禁以羨慕的口吻說:「哦!南洋伯,富貴了•••」意思是說來自南洋客人非富則貴•我什至聽到南洋遍地黃金,夜間走路也不用點燈;榴槤是三保公旳大便的傳聞•讓我陷入時光隧道,那些傳言不是來自袓輩,怎么旡端端呈現在「阮台南」•台南少年家爰踏着腳踏車到處溜,心中的夢幻在台北。 作者在序文中写着:老舊的回憶慢吞吞的駛過路肩,那填滿了小時候生活的點滴,在眼河中載浮載沉,緩緩飄落,名義上雖是返鄉,但實質上我已經隸屬某个城市的人。 显示浪子回鄉的矛盾感受與俳徊,記憶中的城市早已不存在眼前,舊影舊事卻浮卻搖擺在記憶中•正如作者在一打油詩言及:「離鄉比背井拼趁錢 回南轉北來團圓」•只是阮台南,是家族的記憶與新台南的融合,2008年我「作者」重新拾起對故鄉的認識•書中之旅包括了茶行、古屋、私美食、輕旅行•••。 荼行散步提及台南的古老傳統茶行的過去與現在,在奉茶一文中,作者提及:「人生,上山下海,都在這一壺茶中•」令人想起台南人喝茶已超過150年歷史,老茶行書店依然堅持至今日,喝茶、品茶、茶道、也悟出人生哲理,可不簡單耶。 古屋即老屋也•在台南老屋新建,志在懷舊•在老屋空間,有埴不完的兒時記憶•在與新一代主人閒聊,也可聊出一個午後,忘了日落西山而不知• 老屋新建读及「草祭」与「谢宅」• 「草祭」二手書店,摆脱了市侩嘴脸,显示主人独特个性,进来不买書也感到它的人文氣息與空間,這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理論上有其畫面價值,卻未必有經濟上效應• 謝宅 從私人住它變成老房子的象徵•••。 私美食在台南舉不盛行,作者對台南的吃有不同的菅道:台南人的吃是从家族延伸,那家人有那家固执口味,不容挑战,每家都有自已的美食地图•失去自已口感就像毀掉自家生命源頭。 美食在台南有:羊肉湯、土乇魚粥、芋棵蝦仁肉圃圓、小卷米粉、意麵、沙茶火鍋、菜粽、鱔魚麵、布丁豆花及菊花茶,巷道水果盤•看到台南美食,你是否食指大动,涎唾三尺。 台南市寺廟多至300多間,走進這些充滿神話與歷史空間,傾聽老耋口述傳説,拾似回應台灣社會曾擁有的一種風景。 「散步阮台南」是一本值得一讀散文文字,愿與讀者分享。 24•05•2011 凌晨時分。

人在北海道





Saturday, February 25, 2012

我們之中、那位相機高掛? 石雨

[关机前最后一张照片]



偶然在舊黃照片中,找到昔日發燒友的倩影,使我想及昔日友人的糗事一簍簍,如今回憶還是歷歷在目•其中一長佬,每次攝影活動,總見他背著名牌"萊卡"相机,雙手總是插腰而不開鏡,發燒友總在背後稱他為"不開鏡先生"•有次我們到上游本是早上六點開船,某兄卻通知他七點船才開,害他趕到碼頭船早已開走,為止我們郬感到這次槽了,下次見面一定被他責怪,出奇的是我們相見時並不引來火藥味,大家均在猜想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人說他氣到不出聲•轉眼之間,他已是八十高齡•那次在他八十高壽,開席八十八座,在下還是座上賓,在衆多親友中,卻找不到幾個昔日發燒友,在席上他的孩還為父母結集出版了攝影集,全部彩色印刷,都是兩佬出國旅遊風景照,我們見面互相問候的時刻均提及擱下是否相機高掛,也不知是否出于關切,還是彼此嘲諷?可見大家身體還硬朗,精神還好吧•

早年的攝影活動,不外是美女攝影、靜物攝影與攝影講座,要不遠赴拉讓江上游長屋,或海外魚鱗甲魚村•••。至今想起會務活動也是多姿多采,一月至六月,天氣晴朗,活動多在效外,下半年多舉辦會員作品比賽、作品交流、或投寄國際沙龍•當年發燒友所擁有都是單鏡頭,或雙鏡頭反光相機,交卷底片,從黒白到彩色正片或負片•在攝影邁入數碼年代,這些相機與交片早已成為老古董,有時想及在科技日異萬新中,摄影器材都會在逐漸淘汰中,連柯達在轉型中都遭到破產,况且是攝影人•

認識一位攝影人,早年收藏了不同款式相機,那時人家熱衷於攝影,他卻反調收集不同款式相機,而被視為怪物•怪物早已作古,有次遇到他的兒子,問及老爸昔日的"傢伙",他說都賣了•我感到好奇這些老古董有誰要?他說要的人可多呢,原來他通過網絡,他的買家皆來自世界各地•令我想及那年在莫斯科跳蚤市場以美金50元買到一架1936年的萊卡手動單鏡頭相機,不為什麼,只感到好奇、機會難遇罷了,兒子卻在旁說,說不定是一戰時期阵亡德軍留下的產品,我說那是兒子的遐想罷了•萊卡令他想起德國,莫斯科令他想及德俄戰役歷史,1936年可是個年代也•只是回到家里把它一丟,也不知把那"年代"丟到那里•在北京與當地友人逛舊市集,就在雜亂的古物堆見到一陳舊萊卡相機,開價一千塊人民幣不二價•朋友細語說若我喜歡他準備買下送給我當禮物,爲了不讓他破費我說算了,當著行程留點遺憾•誰知他卻漫天殺價,從一千塊殺至二百塊,最後以二百五十塊成交•當我們回程時,在原來地攤上依舊擺款式一摸一樣的萊卡,朋友以眼神暗示我告訢我這里擺賣都是膺制品,不過那件"禮物"卻給我帶來不凡的回憶•幾年後聽說那地帶都遷移,蓋了高樓大廈•
「我們之中、那位相機高掛?」文字中,有點令人感到那些年我們在幹什麼?那些年熱衷攝影是一項消費不非的活動,相機、底片都是泊來品加負沈重入口稅,許多逰客到了吉隆坡南下新加坡買相機器材,因爲當時那里已是免關稅,價錢差得遠,那時我們都托友人到那里採購,較為化算•後來政府在這些消費品逐漸減稅變成零關稅,令發燒友喜出望外,攝影逐漸普及,再也不屬於少數人的玩意兒,加上近年科技發達,在數碼年代,每人出外,一機在手也不足為奇•有次到了欧洲,那里相机器材贵得令人咋舌,怪不得老外到了亚洲先买了相机再說•

24•02•2012。
2•46 am

#早上阅报,读及早年影友张钦宝[相片中立着左二]已过逝,不禁令人唏嘘.



Sent from my iPad

Thursday, February 23, 2012

"三毛流浪记"的继续记忆 石雨

[ 网络图片 ]





在网络上读及张乐平早年的漫画被改篇为音乐剧,在上海演出,勾起老上海的回忆,也引来我的记忆,因为它是我小五时代首次阅读绘本•那时风姐前往星加坡南洋女中就读高中给我买回的礼物•
童年时代也不知张乐平是何方神圣,只知头上长三根头发的三毛形象,他生性乐观,面对逆景,形同作者•七十年代,我们追读台湾女作家三毛一系列作品的时候,就想及当年留浪在上海的三毛时代•据悉女作家三毛也曾在上海见过张乐平,可见三毛的魅力影响所及•只是彼三毛不比此三毛,大家都活在不同年代,风马牛不相及•

在中学时期也在戏院看过"三毛流浪记"黑白影片,剧情忘了,不过依稀记得由童星王隆基师演三毛,结剧时三毛好像遇到富贵人家,镜头出现了当年上海红星,走马灯式昙花一现•在VCD中也见过"三毛流浪记",与"三毛从军记"动畫片,那是解放後的作品,在文革十年動亂中,许久艺术家都被打成牛鬼蛇神,打入牛棚,我们都与海派文艺作品脱节一阵时日,至到改革开放後,这些作品才浮现台面,在都门一書展中,就買到"三毛浪流記"、"三毛從軍記"硬皮重新本•年轻一代的动漫世界早就是日本天下,被塞滿了•

由三毛一系例漫畫、電影、影視至音樂劇,反映了抗戰勝利後的上海現實基層杜會,充滿酸甜苦辣,但基調上是樂觀、向上的,所以受到廣大讀者的熱愛,事隔多年,我們仍然記得他的形象,我就在某君府上見到"三毛"雕塑象,十分動人,原來他小時候也看過三毛繪本,有次到上海在一家旅逰店買下紀念品,他說三毛給他帶來諸多的回憶,令我想及小時候街頭巷弄就有公仔書出租,毎本五分錢,到手上不及五分鐘就翻完,因為只是粗糙漫畫,內容粗俗,所以那時大人最反對我們翻閱此類書籍了•常聽母親說五分錢可以買很多東西耶,那時白糖一斤才五分錢•至今回想五分錢租一本漫畫書卻是太破費了•我們也曾各別租一本互相交換傳閱,那租攤的老伯也拿捏我們沒辦法,最後限定不能交換傳閱,我們再也沒到那攤位了•到了中學,我也發覺學姐學妹到小書攤租借愛情小說,我則於放學時分,到附近「上海書店」站着翻閱仇章間諜小說「第五號情報員」、馮玉奇言情小說•那時候學校圖書館,都是高班同學的天下•有次學校換了校長,剛遇英殖民地政府嚴禁32家出版社書籍,在校長指揮下,一律被檢舉焚毀,在搶救中,無意中檢回幾本"遺"書,至於什麼書也忘了•

至於前文提及風姐,早年負笈新加坡參與反英運動,後回國參加"建設社會義"浪潮,最後消息隨女兒移民紐西蘭養老終生•

25•02•2012。
12:47 am





Sent from my iPad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學成帰來 葉痕

小犬終於大學畢業,手中還攜了一飄逸女友回家,兩佬在家中笑到見牙不見眼•
只是•••
小犬的女友手中握着中國籍護照,母親落戶在新加坡,執著PR的中國上海人• 只是未過門的媳婦準證只有一星期,過期得回新加坡再度伸請•小犬才大学毕业,心中充满梦幻,正伸请远赴中国準證,到上海打拼•
倆佬來自大炮之家,平時吹慣了,時不時自我彭漲,錢不是問題,聽在儿女耳中,那確一座掘不盡的金山•
小吠临走時要100萬星帀在星加坡置業,小女畢業後留在紐西蘭,這次回來要20萬紐帀買房子•小孩獅子開大口,倆佬心情突然跌入谷底,為此小吠與父母起了爭執,小女也匆匆失望地走了,看來倆佬背後金山的虛弱•
自古有言,談錢傷感情•家中發生事故,不免把茅頭指向末過門的媳婦•
「就是那個中國女人•••」所謂"中國女人"應指未來親家母,一個流落星加坡制賣上海饺子女人
爲此老爸追到古晉,想說服兒子一百萬可商量,只是不要追隨那女孩到上海,結果失望而歸•父子分道揚鑣,兒子攜帶女友赴星加坡,直飛上海,從此人間消失•

冬去春來,也不知小犬在外生活如何,只知他仍在花老爸的卡債•上海十里洋塲,生活指數之高超過當年留學的紐西蘭•沒辦法,愛子心切,若斷了卡債,等於堵塞生路一條,只好獨自心里滴血•
那年小犬在外打拼碰了一鼻子灰,浪跡天涯,先後到過香港、東京、巴黎、英倫•就在英倫見到昔日女友艾倫•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一拍就合•
就在與艾倫相聚的時刻,小犬的中國女友回到新加坡,肚里懷著小犬兒子•錢花光,愛情也破碎,兩年後携著兩歲小兒走訪李家•
「叫爺爺,他是你的小孫子•」開門見山,上海媳婦踏進大門•
「李察呢?•••」老爺子在上海媳婦臉上尋找•
「我已是兩年沒見到他了•」
自從爲了一百萬鬧到不歡而散之後,父子再沒見過面,只是藕斷絲連,通過卡債,至少讓老爸知道兒子的行蹤,從英倫到星加坡•••。
媳婦帶著小孫子走上門來不認也得認了•
住過短暫,媳婦終回到新加坡,把兒子留下,家翁給她五十萬,算對小犬內疚•至於往後回不回來,看她的欲願如何,起初還有電話,問及小孩,後來逐漸疏遠,好似斷線的風箏,遠去、遠去•••。

小犬在英倫生活並不偷快,與艾倫相處日子感到無聊異常,從英倫到巴黎,從巴黎到羅馬,從羅馬到里斯本,到處都是經濟不景、示威爆亂•••。小犬突然感到疲憊異常,回到新加坡病了一場,病後帶著虛弱的身子,是回家的時候了•这时小女正携着小女儿,在外敲着大门,因为与他同居洋人失踪半年,与另外女人再筑爱巢...。
#最後消息:女方提出娉礼,一间百万豪宅,在新加坡或上海.酒席一百座,每席人民币三仟元以上.哇,狮子大开口,两佬昏了过去。


18•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巨星隕落 石雨

巨星隕落、有歌可尋•

聽歌歲月,從經典至現代何其多,若不是現代某巨星逝世,我們也許不會再次在舊架歌曲中重溫一次其舊曲,因為時下歌星如天上恆星之多•重溫舊曲是一回憶,不同歌曲帶來年輕時代的不同記憶•令人感到青春不再的唏噓,或是同年代的親朋戚友,隨著歌曲呈現而活在眼前,隨著歌曲畫上尾音而消失•
听歌岁月,老歌一娄娄,引来各异的记忆,也有老歌新唱,总不及原唱者,原汁原味•在老友儿子小登科的晚宴中,台上的文化表演,登台歌手不免演唱了应景歌曲"花好月圓",那是費玉清版本,在我聽來還是周旋年代所唱的較為入味•在旁一賓客告訴在下那是,拿督劉會乾最喜歡哼唱的歌曲•歌曲引人回顧故人•我說拿督唱的是周旋的版本•
「周旋是誰?我怎麼沒聽過•••」
「周旋是三十年代最紅的歌手,當年替百代唱片鑵唱不少經典流行歌曲,早已作古•••」我繼說:「拿督所聽應該是78轉黑膠唱片•」
我們聊著聊著,菜都冷了•
提及周旋早年的歌曲,最令人回味的就是"我們是年青的一群",因爲那首歌曲,讓我們回憶高中時代的一段快樂的郊逰•事過多年,如今大家已各散一方,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回憶只令人輕嘆虛唏•
近年最令人記憶莫非上演電影"劉三姐",影片歌曲瘋魔大街小巷,當年影片在馬來亞被禁上映,只有新加坡及砂拉越違列,因此該片在新加坡上演連續三月不衰,在我家小鎮上映時日,拉讓江上下游坐滿客船,人人都來聽山歌、會歌仙,百日不衰•那時還沒有卡帶、CD、DVD•也有人在马來亞前來新加坡觀看該影片而遭到英殖民當局提控•心中感到在我心目中從來沒有像這一部影片、片中歌曲,那麼令人瘋狂•事過多年,我們再度從DVD Copy中观尝该片,听它的歌曲,时代竟然不同了•几十年後,影片的女主角黃婉秋曾帶團演出,除了當年老歌迷外,反應並不熱烈,据悉她在文革其間曾受到迫害,但並不引起共鳴,台上那鬥地主的傲氣那里去了,而忘了台上台下兩碼事,台上是瘋子,台下是傻瓜•

"柑欖樹"三毛作詞、李祥泰作曲,也是一首燴至人口的歌曲,甞年攞地攤,一亱能買出三百片CD的纪录,听歌也有跟风奏效,如今它已成為民歌經典,總之"柑欖樹"啟開了現代民歌曲風,令人懷念不己•在五十年代所謂"禁歌時代",許多歌詞因敏感,而例為嚴禁之列,物極必反,因此許多來自中國與蘇歐革命歌曲,在地下偷偷傳唱,也有人因此走上革命的道路•六十年代,北京爆發了"六、四"運動,舉槍、棍子、噴水喉衝擊年青學生,他們口中唱的正是"國際歌",那是一首鼓勵人們打破舊世界的歌曲,想不到面對極權的挑戰•那是一首沒有巨星演繹的群衆歌曲、多少星星隕落、多少歌曲可尋•

17•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走過KFC的陰影 石雨

自從在網上見到KFC打人事件,也不知爲什么留下深刻的陰影,本來快餐店的員工,一向彬彬有禮,工作快速,也不知是否中邪失控發生毆打顧客事件,西方有句彥言:顧客是對的!看來要修正了•誰是誰非,總之人在做、天在看•
在網絡上引起廣泛討論的是:區區爲了一粒漢堡包,小題大作,鬧出風波,現代人到底吃錯藥,心理有病,杜會有錯、總之快餐店出現了打人英雄,在全世界還是頭一遭,促見我國道德觀淪陷的底線•也許有人把它列為各別事件,不能以一竹竿打翻一條船•
我一向對快餐店飲食視爲垃圾食物,避而遠之,只是時尚年輕男女卻騖之若驚,只是有時感到百般無聊,不免進入歇腳,或飲一杯飲料,只是一般快餐店營業方式都採取自由、休閒方式•你愛坐多久沒人理,飲食圴自助,點完飲食先付費食物才送到,食完還要自動清理,省時又環保•記得快餐店在小鎮營業時,其經營方式並不得小市民認同•老友就曾大搖大擺走進快餐店說:「我就不信沒人來招呼問我吃什麼?」結果坐了半天真的沒人前來理他,員工各忙各的,引來笑談一樁,不同地區文化引來不同反彈,他懵懂地把西式快餐店當著咖啡店,而擺了烏龍,而不知快餐店工作在於節省員工,省時的規劃下,顧客只有站於櫃台點餐、付款緊接餐點送到眼前•
当今你若不知有快餐店之說,將會被視為老土,連三歲的小孩都知道•那是托電視、報章,雜誌廣告所托•小時候就知道"肯特雞、家鄉雞、肯特中校"的口語,接著有麥當勞•那年北京之行,什至發生了肯特雞和北京古老口味文化北京填鴨之戰•雞鴨戰役,以肯特雞領先,因爲神州大地,經過長久封閉,一但開放,對來自彼岸的飲食文化,騖之若驚,歷經一段時日,口味总有回归的时刻,讲来说去,北京填鸭美食已有千年历史,而肯特鸡只有百年之癸•
纪得年少时,在欧美雜誌上讀及"肯特雞、肯特中校"的廣告字言,來到新加坡欲尋肯特雞美食,而受到表嫂從中作梗,深感遺憾,長大後才知當時在肯特雞消費不非,不像當街KFC是簡便便宜消費•

#在五十年代我們就知有Seven To Eleven连锁店,第一次见到该连锁店还是在台北深夜街头,买了一杯热咖啡,偶而听到"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的曲子,在台湾封闭年代,那是一个不凡的诉求,那时台北的建筑物均漆黑灰色,好似备战时刻,电视节目以反攻大陆教材居多,十一点过後就停播 ,•••从7 To 11 让人忆起五十年代的台北純樸街景,那時肯特雞快餐店還沒上畫耶•

17•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對革命的看法 石十三

~早年言及革命要殺頭、斷頭台是為革命者而設、
如今人人都擁一章革命宣言、就地正法‧‧‧

秀才造反 三年不成
為何有抗儒焚書之說
要我們封嘴30年
只因禍從口出
唉‧‧‧
病從口入
那古老的誡訓
就是愚民政策的開始
封條
只是開放的枷鎖
耐寒、耐熱、不耐久‧‧‧
終有解凍之日
彥言:冬去春來
揭竿起義
區區 一介草民
星星之火、可以遼原

16‧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元宵月 叶痕

也许是凑巧吧,元宵节那夜,街上灯火辉煌,炮竹声响彻云霄,就在那时古店楼上 ,一年邁老耋坐在樓梯階上而與這繁榮世界說拜拜•隔天上報上標題「元宵悲劇」,悲劇落在元宵只是湊巧吧了•
過後也無人提及,也有人說他遭到兒女棄養,本住在老人院,由於老耋生性剛烈,無法與人相處,只好搬出獨居於古店樓上•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有人幫他在銀行開了戶口,每月郵寄五百令吉到他的帳戶•
老耋身份神祕兮兮,從不與人來往,他去逝後,銀行戶口也自然關閉•
有人說:「他是太空人,來自星球異類•」因他去逝後店主打開房門什麼都沒有,收拾得乾乾淨淨•
也有人說他是個逃犯,替人頂罪,替人消災,那銀行戶口就是消災的依劇•老耋的病逝引來街頭巷尾的種種猜測和不確實的傳說•最妙莫非謠傳老耋是一條龍,在元宵月當頭,就有人見到一條飛龍衝出古樓店屋衝向雲霄,千真萬確,許多人都見証過•
經過如此猜測,老耊確是姓龍名種•祖籍戶口不明,膝下無親無戚,何來棄養之説,也不知何故選捀了這里山明水秀莊落落腳,也許是這里風水好吧•所以風水師說:「人與地相溶相聚靠以緣•••」•

每在週日我就愛到江邊垂釣,那里風景幽美,適宜垂釣,不過有人告訢我在煙雨斜陽時,每見一老耋載著草笠划船而過,消失在江的盡頭,那副詩情畫意的潑灑古舊意境令我响往不己•
我期待人們謠傳的景象,而卻在夢中遇上了•我高喊:「船家、船家、載我到對岸•••」•
「你知對岸是何方?」有反應了,我興奮不己•
「不知•••」•
「浪子回頭是岸•」說著船家身影隨着聲音逐漸消失•醒來原是南柯一夢,汗水淋我一身溼,接著我病倒了,在病中隱隱聽到:浪子回頭是岸•從此我也不再到江邊垂釣,也不爲什麼,只感到無聊,爲什麽要去追尋那虛擬世界的夢幻•
只是偶而有人提及那船家姓龍名種•那不是與多年前病逝的老夫同名同姓,卻不同人•只是那船家從不載人至對岸,因為對岸是一座坟山墓地,也有人發現龍種古墓,立碑人為:龍子、龍女•
從種種跡象推測,龍伯一家人的行蹤只是個謎,令人陷入而不能自拔的謎,不過龍家子女應該還在人間,也已七老八十了,不在鎮上又在何方呢?

經不起種種誘惑,我終於划着一葉扁舟橫渡到對岸•沿岸一帶是原始濕地森林,偶有高高山區,那就是人們所謂古人聚居的墳地,舊墓新墳都有,只是找不到傳聞中的龍墳,卻在岸上發現一艘爲人遺棄的小舟,說明了那船家載著草笠划船而過不是虛擬的世界,但我見到小舟卻不見船家身影,又著何解釋•
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
回到岸上已是子亱時分,元宵剛過,月色分明,心中只想:泿子回頭是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看官是否可代一釋•

14•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隐藏在••• 石十三

在咖啡店五腳基
隱藏在塗鴉
污言污語
「華貴是華人之鬼」
「鄧倫奇死去那里了•••」

華貴、倫奇是座上賓
品嘗正是熱咖啡、哥樂麵
客家鐳茶

塗鴉之手
只在亱黒風高
輕吟黎明不要來
又何苦斤斤來計較

信與譽
只是死去

帶走

#華貴倫奇是華杜政治逰戲代號、這里只是替之借用,别无他意。

13•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歲月說我今年43歲
~情人節感歎曲 石十三


不疑由他
我已渡過43個春天
和夏天有约
天真不再
何談浪漫
情人節呵情人節
紅男綠女的繁文縟節

遊戲規則
牛郎織女已玩完
後人何苦再重復
累死玫瑰花店、巧克力和
蛋糕店
是否如此
我們的情和愛
才能顯得多姿又多采


如此輕輕一嘆
歲月說我今年43歲
我卻裝扮
卅 四‧‧‧

14‧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貓城天氣預告 石十三

晴時多雲偶陣雨
日出東方西邊陰
出門記得帶傘
只因風雨不定
白雲蒼蒼
呼風喚雨、興波作浪
卻又舉旗不隠
只是
夜來風雨聲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披東風
昨亱故國不堪回首
夢魂中•••

13•02•2•011。

春天過後在 spring 石十三

春風吹上我的臉
我的嘴、我的唇
秋雨打在我的臉
我的嘴、我的唇

春天過後在 Spring
疲惫心神何处寻
春去冬来
還有一段漫長路
誰也不知未來盡頭是什么
盼只盼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調調
年年依然
爆竹一聲不除舊
桃花依舊笑春風
那是吾輩的執著
倫迴轉盪
春風吹上我的臉
陳腔爛調的轉唱
否則春的季節不到來

# spring 是貓城大型購物中心、春節過到那里一逛引來的遐想。


Sent from my iPad

Thursday, February 9, 2012

年、如果是一隻獸 石十三

在炮竹聲响驱逐中
年、如果是一隻獸
總有被驅逐的日子
我将挥霍一笔
餘下
街市静悄悄
疲惫面孔
带着疲惫心情
人生緊扣環結
一段路漫長
季節有季節的傳說
袓袓輩輩
均沿著習俗
盡頭就是原點
懵懵懂懂
了切一生
脫離不了酸甜苦辡
生老病死

10•02•2012。
12:09 am


Sent from my iPad

走馬燈 石十三

轉、轉、轉•••
轉過了四季分明
春節、夏日、秋祭、冬至、

春曉不覺眠
夏日荷花正盛開
秋祭落葉誰來掃
冬至來到
吃了湯圓好過年
爲誰辛苦為誰忙
轉啊轉
轉過黑亱與白天
年與月
生命消耗
就是一盞掛於屋簷下


燈 籠

10•02•2012。
12:47 am


Sent from my iPad

千山万水总是情

  立拔家乡行
位於拉让江水之源,那里居住都是加拉比人,务农,纯洁热情.
一片人间乐土.

林宝昌年代

林宝昌年代,犀鸟飞过的土地
椰风蕉雨之歌,你留下点点滴滴的足迹
令人缅怀不己.

Wednesday, February 8, 2012

拜年記 石雨

今年拜年有點特別,大人小孩,手中各持一 Ipad或 Iphone,坐在客廳各玩各的,目中無人,所謂無人是把主人家當透明,妻幽默地說:「看來我們也該買 Ipad和 IPhone 了」•老友妻子打蛇隨棍上:「是呵,要不然趕不上朝流了•」令我夫妻俩尷尬不已•
說得不錯我人確是趕不上資訊朝流,据我所知支有Ipad、Iphone的小朋友,在建盤上不外玩電玩逰戲或放大縮小不停的重複,女兒新年來訪在追看網絡中的韓劇,她說平日工作不能追看,好不容易期待假期高擋,從家中追看到娘家,把桌上的佳肴美食給冷落了•媳妇在电话中投诉家里几个小爪看完电视後看电脑,犯上老人痴呆症,不是忘了把课本带回家,就是忘了作作业•科技的發達有利也有斃•

在都門拜年就是泡在大型購物商場,那裡佈置得美輪美奐,充滿節日氣氛,舞龍舞獅不在話下,還有來自中國雜耍團,把北京天橋過年氣也搬來,更有大頭娃娃,雙腳穿着滑輪,飛舞在人群中分派糖果給小朋友•所以問及都門小朋友,華人新年傳統是什么?他們都會說與家人上Shopping Mall, 其次玩Game,喝汽水•我家傳統則是舉家上影院看賀歲片,從除夕夜開始到年初一,也不知為什大家都把長輩所給的壓歲錢花在電影院,而不像平時到夜市買盜版片,是受到春節氣息所影响?警方也在除夕之前,在回家路上,沿途徑中,設了檢查站,檢舉盜版片子,每片子罰款一百令吉,令大家暫時當良民,其他過了年再說•

來自新加坡舅舅一家人,就愛回家過年,他說新加坡,嚴禁炮竹,國民聽話,所以過年靜悄悄,年獸也變得善良,不須以炮竹驅之,不像咱家,官禁民反,一張紙令禁不了喜迎春節的情豪,炮竹煙火宣滿天,從初一到十五•過了初八他們舉家又直飛檳榔嶼慶天公誕,是因爲福建人天公誕大過年,還是那里炮竹連天吸引了他?

新春其間走親戚,沿家拜年習俗已逐漸減少,一來新年塞車忙,二來家鄉會館舉辦每年一度新春聯歡晚會,姨丈每年必買了兩桌酒席、我們充當其數,到場少不了與親朋戚友亙相祝賀,也是另類的拜年儀式•過年也是鄰居老友嫁女娶媳婦的好日子,先後在慶喜亱宴中,與左鄰右舍,拱手拜個大年,菜色雖是平平,但台上的文化演繹卻充滿春的氣息到人間•

孩子們在新春前夕參加了慈善團體到老人院派送禮物給那些孤獨老人,並為他們表演歌唱,那就是最有意義的拜年活動了•

09•02•2012。
6•01 am




Sent from my iPad

Tuesday, February 7, 2012

山上、山下 石十三

~元宵夜則記•••

山上雨後
亱色如霜
綠林披上藍黑盛裝
林中清流
潺潺•••
不論白天黑亱

來自山下
銀花火樹
仍在高唱春節
最後一亱情怀
山上靜止如水
亱蟲清唱
企圖阻止來自山下
炮竹喧嘩
山上、山下
截然不同世界版本
事在人為

深亱來了稀客
以茶代酒
幾粒花生、水果
共慶元宵

06•02•2012。深夜



Sent from my iPad

Sunday, February 5, 2012

網咖驚魂 石十三

~僅以此詩獻給網咖身邉的電腦玩家


雙手仍在握着健盤
身子僵硬幾時
也不知
只是地球仍在轉動
旁人也不再呼
事不關己

這是一個怎樣虛擬世界
行色匆匆
瞳孔與網幕互相交迭
活着是死亡的期待
死亡又怎樣

這世界也不在呼
你曾來過
你曾消失•••

04•02•2012。
1:40 am



Sent from my iPad

葉痕:無煙戰爭•••

像是連續劇的劇情,高潮緊接高潮地搬演,又不是連續劇•也許我們太無聊,生活空虛,只有整天泡在電視機前的遐想吧•
就說「阿嬌愛志明」山寨版吧•
阿嬌年輕守寡,家里擁有四個小孩乳乳待哺•志明年輕喪妻,家里同樣育有四個子女,像樓梯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自生自滅,旁人看不過目,把這群可憐小孩托給褔兒院照顧,所以志明的孩子是在福兒院長大的•
當阿嬌遇上志明時,一個守寡歲月難挨,一個喪妻孤寂生活難擋,所以在乾柴烈火中上演一拙摶肉的人生•
消煙之後,總有定奪•阿嬌不是省油之燈,開出條件,志明唯唯承當,愛的滋潤依然還在,但酸辣接著而來•
志明拋兒不養反而前來照顧阿嬌一家大小•
不知不覺26年已過,志明為了阿嬌打拼,己拚出一間排屋,孩子都長大成人,家里擁擠不堪,唯有在外另租房子,另築愛的巢穴,過著二人世界•

年關將到,志明駕着麵包車,與阿嬌載著年貨到處到甘榜小店促销,也許過於拼命打拼,終於拼出病來,雙腳突感無力於行,平日生龍活虎,現在卻形同病貓•在住院期間,突感到對自家兒子的內疚,這時孩子都已成長,面對病危的父親不禁顯出父子情深的另面•
「沒有你的父親也沒有你們這一代•••。」父輩在旁不停的勸說•
「再說沒有福兒院的培養,你們也沒今天•」福兒院不但提供他們上完中學,還保送他們上工藝學院進修•
阿嬌與志明究竟渡過26個春天,不是一般眼中的一雙野鴛鴦,而是通過婚姻註冊的合法夫妻,只是到醫院探病時,卻面臨到志明兒女的冷嘲熱諷•
事後有人及:「反正在醫院已有人看顧,不在呼我一人••」。
只是在臨終時讓阿嬌看了志明最後一眼,那是咐了志明父輩所托•
「人家究竟是一場夫妻呵•••。」
頭七過後,阿嬌與志明的子女無煙的戰爭終於升級了•
阿嬌所住的房子雖是志明貸款所付,卻在阿嬌名下,動彈不得,只是「愛的巢穴」還存大量貨物,就以一把深鎖鎖住,一輛貨車,一輛汔車被駕走了,阿嬌被擋駕門外•
「我是志明的合法妻子、我有杈分得志明一半遺產•」由於志明突然病逝,來不及把自家名下產業過名給子女•
後來才知志明生前歉了一屁股債,追究起來得由續承人承擔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於是搬走了貨物,愛的小巢終於趨於清淨,只剩下阿嬌昔日種植的小花,在風雨中開得更艷麗。

Fen 5 2012。
6•58 am






Sent from my iPad

Friday, February 3, 2012

面臨美食佳肴時 石十三

魚翅上湯vs食神搖頭
只因環保
不吃

清蒸白鲳鱼
只因胆固醇
迴避

無糖綠茶顛覆可口可楽
紅燈闪烁
卻記

無情
飲水跑
是籃調浓缩

譜上山水詠嘆調
美食曲風正煽風點火

03•02•2012。
10:41 pm


Sent from my iPad

Thursday, February 2, 2012

黎晓在天籁 石十三


试探来自西藏
天與地
我們曾傲逰
如今你已白髮蒼蒼
我們曾擁有
來自高原的清唱
黎曉天籟
風采
班 班 點 點
記憶猶新
歲月已不撓人
呵!雅魯藏布江
那水葬、那天藏
那輪經輪
是你的 一生 一世
在蔚藍晴空
也忘不了飄來彩雲紛紛揚揚
那是大神小神、在天上行走
天幕下
迎來一跪三拜的孤單
陪我到拉薩
不在歲月風雨流失中

*在一相聚的場合、突遇當年共赴西藏老友的偶感•••

03•02•2012
6:45 am


Sent from my iPad

貓跡、古城區 石十三


披著熱帶雨林煙霧
再次以貓跡
走訪古城區
只因子亱天公誕
古跡又臨一次
炮竹煙花
街道留下待掃
鞭炮碎屑
祭拜留下神的供品
噼里啪啦
文化慶典
傳票也免了
也讓掃巴苦歌唱不盡
咚咚•••
不在祭江
卻與神祇有關
我披著熱帶雨林煙霧
匆匆以貓跡
走過古城區•••

02•02•2012。


Sent from my iPad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2

我在庭院中、种大麻 葉痕


那年在泰國清邁,我無意中揰入大麻園,漫山遍野盛開黃色花朵•
「那是有毒的花•」泰女瑪亜告訢我,那時我在寫碩士論文,尋找有關金三角資料,進入昆山的地盤,沒見到昆山本人,据說出差去了,到緬甸邊界開會•路過昆山茅舍,只見舉着槍械的站崗士兵•
瑪亜是毒女,因爲她家中一切收入圴靠種植大麻爲生•
「你知道嗎?你們種植大瑪,在毒害人類,令人類陷入吸毒的陷阱•」
「我們也是為了生計,因大麻市價高過其他農產品,再說這里氣候、土壤都適於種植大麻•」瑪亜顯得無奈•她是村里學校的英語老師,說得一口啥有泰國腔調的英語•那村里也住著一批從中國撤退到泰緬邊界國民政府殘餘部隊,那是國共遺留下來的後遺症,回不了大陸,又不願遣移到台灣,過了一甲子只餘下老兵殘將,只是他們總有一個願望,在困苦環境下辦起學校,來了一批台灣義工,在那里當老師,並帶了大批人家捐獻的課本文具•我到了他們簡陋的校舍,他們的教材均以台灣小學課本為依據,學校門口掛著上書「愛民小學」木塊招牌,操場上還升著歷經風吹雨淋破舊的青天白日國旗•瑪亜說:「這里學校並不受到泰國政府的重視,不過成績好的學生也會送到清邁讀中學•」
「是泰語媒介?」我問•
「包括英語和國語•」
我知道瑪亜口里所謂國語即華語,那是她深受台灣義工的影响,無意中把華語說成國語了( mandarin)•
在瑪亜帶領下,我到村里走一躺,這里有小商店,售賣日常用品均是來自曼谷轉口的中國貨(made in China).也有小食店,這里禁止逰客到訪,還有一間國際人道服務小型診療所,免費替病人服務,對村民而言已是心滿意足了•
在貧困的村里住過三個月,均靠自帶乾糧為生,喝水唯靠自家帶去瓶裝飲用水,因為我發現這里河水濁黃不適飲用•説這里是世外桃源嗎?不盡是,前幾天還發生過緬甸叛軍與昆山部隊起衝突,為了爭地盤,泰國陸軍部隊,派了十几駕直升機從天空降落天兵,圍剿掃蕩大麻種植區,又與昆山部隊引起軍事衝突•
瑪亜看慣了不當一回事,只是幾年一次的照章行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驚訝地,瑪亜會說流利的國語、不、流利的中文,我想那又是台灣義工阿姨的傑作•

我說在馬來西亜種植大麻,接觸了危險法令會被罰終生監禁、在新加坡被發現攜帶毒品入境、死刑!這點怎麼也無法與瑪亞溝通,也許是我們文化層次的差異吧•
在泰北的一段時日,我寄宿在瑪亞一幢龐大的泰國典型木屋,內有小橋流水優美庭院,瑪亞曾告訴我:「我在庭院中、種大麻•••」。

02•02•2012。
1:47 am


Sent from my iPad

亱深沉 石十三

雨點輕扣窗外
夜的輕唱
一切顯得格外小心
懼怕踏破了沉寂碎片
只有心靈在輕彈
一葉輕舟
載著歲月
亮著
匆匆走過
在子夜詩抄
「誰在歡唱
誰在反抗
我來自北方
你來自南方」
眥因我們擁著共同理想
明天的太陽
更明亮•••

*括號詞句取字吉安歌曲•

01•02•2012。
11:49 pm



Sent from my iPad

元宵亱 葉痕



元宵亱,鬧花燈,就在炮竹煙雨中,我與街尾*的瀟瀟相遇了,那時瀟瀟十八歲,我二十歲•美女俊男相遇游燈河,也不知羨慕多少旁人•
只恨時間過得飛快,煙消雲散終須一別,決別就在煙水碼頭,靜靜望着船舫徐徐而去,心中不禁留下點點遺憾•
「幾時我們能再相遇?」我依依不捨•
「明年今亱•」她含情脈脈•
「我叫笙笙•••」我木納•
「我叫瀟瀟•••」她含蓄不多語•
這時船家已在高喊開船了,語言未盡終迎來一別的傷痕,遙見船舫消失在河谷的盡頭,心靈跌入失落的谷底•這時街道燈火突然消失黯然失色,我也找不到自已的身影•
年初九天公誕已過,期待的元宵節又到了,心想馬來西亜假日確是多姿又多釆,與友好結黨共撞天后宮,那里正遇人山人海煙花盛會,讓我想及模擬世界的瀟瀟•
「瀟瀟是來自模擬世界嗎?」我捫心自問•
突然眼見舞台上演出「鬧花燈」曲目,其中一昆劇演員不正是瀟瀟嗎?只是在人群擁擠中,我怎么也擠不到台前•
「瀟瀟、瀟瀟•••」我在高喊•
「明年今亱•」那是瀟瀟的承諾,她沒失言,而是我在這次承諾中仍然不能現身在她的眼前,那亱回家正淋上一場大雨,隔天臥病在床,心中懐念的是瀟瀟,是否是自古多情空遺恨!
「我叫笙笙•••」我木納•
「我叫瀟瀟•••」她含蓄不多語•
那是一個無聲勝有聲的極美境界,在我周遭旋轉不停•
朋友都不信我有這樣的際遇,更有提議我去看心理醫生,令我尷尬不己•在網絡上,何止千個瀟瀟網站,都是事不關己•也有人冒名留言在笙笙網站,相約在木祭山,那里根本是一個墳場,上書:「屍骨已寒」四字•
不管你是來自虛擬世界或現實中,總有一天讓我尋到你•
一個叫瀟瀟的女孩•為了她我日益消瘦,家人為我冲喜,憑著媒圴之言,在冲喜之亱,鑼鼓聲喧,喜氣洋洋,當我以竹子揭開紅色面紗時,即然是瀟瀟飄逸面孔•
「瀟瀟•••」我驚喊地叫做她的名字•「你是不是來自虛擬世界•」
「來自虛擬世界是瀟瀟,我是你的表妹潘潘•••」
「怎么你長得跟瀟瀟長得一樣模式•」
「別多說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說著表妹把蚊帳一拉說:「行周公之禮吧•••」
那晚正是元宵亱、窗外月當圓。

*街尾:地方名、在河谷下游•


01•02•2012。



Sent from my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