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Meng@Ah beng..亚明有着千变万化的面孔,不是无脸见人,而是不顾现出户山真面目,以免使人言之面目可憎,因为世人均以虚假嘴脸相处外,背後均拥一把厉刃.
Popular Posts
-
讀「散步阮台南」 石雨 我曾是台南行色匆匆的過客,那是十几年前的舊事記憶。 如今在都門書局,無意中購得「散步阮台南」,作者黃小黛•再次勾起我對台南的記憶,不過那台南不該属於「阮」(闽南語:我)。 在印記中:台南沒台北都市的繁華,民風扑素,對外來過客總是那么彬彬有禮,言語舉扯總...
-
昨亱我們在搓湯圓,廚房鬧烘烘,充満孩提的笑聲,窗外飄著小雪•心想中國南方天空會下雪嗎? 「傻蛋,不下雪,怎麼會有冬至•」大姐往我頭上打了一下笑著說• 「唉喲!」我嘁了一聲,嚷着:「打人不可打頭,長大會變傻瓜•」 「你本來就是傻呼呼•」不知誰說了一句,引來一陣哄笑,母親卻說:「...
-
一张旧照片、一则旧事 …… 宋志明 [ARPS] 心中在寻一张旧照片、那是 50 年前 [ 学生时代 ] 首次走访石隆门 [Bau] 仙洞 [Fairly cave] 的记忆。那时我们是攀着树藤而上、到了洞口引面而来是一群掠惶...
-
(一)《异教天真》。 《异教天真》是杰夫的第一本影集,1960年在伦敦出版,内收黑白照片80幅,是砂捞越达雅族的生活摄影,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也是杰夫的好朋友麦唐纳氏写序介绍。这是出版史上第一部这类著作,所以出版以后轰动一时,重印了好几次。在法国和瑞士出版的其它...
-
不丹, 深呼吸… 文与图:宋志明[ARPS] 选在秋末访不丹这美丽的山尘王国, 不疑有他, 只图一个[静] 字. 去不丹要有心里准备, 这里什么都没有, 除了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外, 真的什么都没有. 其实不丹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享受阳光与自然景观, 让你放下轻...
-
1956 年話別。左三师母曲慧芳女士。/左五陈一征老师.左右为陈老师公主、公子。 教育家陈一征澳洲逝世 知名教育家陈一征先生于昨日(11日)澳洲时间凌晨5时逝世,享年87岁。 陈先生在五⑻年代由中国南来,曾在新加坡南大执教,之后进入大马,先后在东马砂拉越、西马霹雳...
-
認識當年詩巫資深記者劉世久(SK.LAU),那是遠在1970年代吧,至到他2004在北京去世,算來與他也有34年的交情了,這人生中最輝煌的三十個春秋結下的友誼,我們由終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他突然"不告而去",雖然沒有"...
-
李香蘭逝世了,誏我想及年青時代所聽的歌曲"亱來香"版本.這首歌曲原唱者.二戰時,日本佔據東丠,就以這首歌曲影響所及十分廣泛.提及李香蘭,老一輩歌迷都十分熟悉.当時日本投降,李香蘭剛好在上海,有人邀她登台演晿,她拒絕了.她説日本都投降,我还登台歌唱慰問當年駐...
-
2008年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受访时曾说: “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 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如地方性,技术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份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 使我转向其他文明。 砂拉...
Thursday, October 31, 2013
横衝直闯
~高速公路啟示錄
交通意外频频發生,人们在道路上横衝直闯,说明了國人膜视了路上的交通规则,什至挑战警方,尤其驾着名牌跑车,以百万资源在高速公路奔驰,跟本没把阿Sir 放在眼里.[生命誠可貴,阿Sir值幾多]过後接到牛肉乾那是另码事.那天遇到一年轻人,他说眼前的太座是二奶,原配夫人呢?我问及他淡淡地说死了,死於車禍,小心市囗如虎囗.可是近代年轻人,有谁掛在心上.令人感到费解当代人在路上行驶,個個趕着去投胎,也许飚車的刺激䏻引起感官的快感,也得付出代价.横衝直闯,是当代飚車一族所好,也说不出所以然,生命对他们只不过短暂的人生过程,俗话说马路如虎囗,只是当代人却把虎口当着挑战的風囗,对生命根本是一种讽刺,人生呵人生是令人如此漠测,天下之大,一种米吃出百样人.
01.07.2013。
3:16 am
Tuesday, October 22, 2013
第一次照相
提及第一次照相,只有看童年舊照才想起•當時欲照相得上影樓,至今老家當時影樓只剩"藝友照相"館,創始於西元1934年,至今已是第三代傳人,從黑白到彩色照至數碼相機,打箸是柯達品牌,如今柯達已下畫,但其贊助的照牌依然高掛,照相進入數碼年代,沒有膠片好冲沒相片好印,欲看相片唯有電腦是問•我的首張照相應該與母親同照,那時母親與她的一班姐妹,也不知什麼原因拍照留念,剛好我也在場就這拍了「母子照」母親牽著我的手,那時我才四㱑左右,長大看舊照我還是赤腳大仙耶,母親說那家影樓就叫"寰芳照相館",據一前輩回記說後來居上的"婀娜照相館"、"首都照相館"、先後结業、搬遷,只剩下"藝友照相"•小學時期,也是開始箸登記,我的第一張登記照則來自校中老師翁氏的傑作,背後放一張黑布著為背景,就草草了之,至今我還不明白全校同學的登記照操作為什麼會落在某老師手上,原來登記工作人員在預定時間內前來,安排同學們排隊,按部就班上陣著了第一張身份證,我記得我那張登記是一張黑白照片,隨著多次改變,我國登記也改換了幾次,•••。
04•112•2012。憶
几时Kampua[乾盤]変儍瓜
不知为了什么,一摊乾盤麵摊掛了上述"黑色幽默"广告牌,引起老饕啧啧称奇.
有者历经一试,乾盤依旧乾盤,食客彷彿被耍当了儍瓜.问及摊主,摊主笑而不语,最后只说一句欢迎光顧,下次再来,谢谢.心中有点願者上鈎的感覺.
那是煮神与食神的逰戏规则,食神付款,煮神棒上美食,各不相欠.
若是滿意,下次再来,若是不满,请便,本摊位又不在呼官人一個.逰戲規則就是逰戲規則.若是你來過詩巫沒吃過乾盤就等沒來過."拉讓江詩人"來詩巫時有人问及吃過乾盤沒有?他說剛于古老晉國[古晉]才吃過Kolo面,問非所答,引起一陣烏鳥声.
不過有人認為乾盤麵放太多味精,不是建康食物;也有人大唱反調,乾盤沒有放味精[哈芝諾麾多]也叫乾盤嗎?它的佐料百分百是味精,不過有人發覺它是一種無牌包裝的[味精].
就 對它確認拉讓江上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食,要改變其人口感不易啊,如今連土著也愛上它.提及Kampua',誰人不知䁱.
問及一乾盤佬老前輩,他說早年乾盤佐料以豬肉豬骨依歸,自从"哈芝诺麾多”登㘯後才政变.只是出门多日歸來,祭五臟廟在先,想到就是乾盤面,可见它的誘惑对海外逰子多大呵.在都门欲吃乾盤面还得驾車到十里外的”帮沙”,到时见到都门逰子排隊在乾盤摊位前在流口水.有次我在都门欣赏相声節目时,什至听到这样的对白:”几时有空,我請你吃乾盤.”,引起台下哄堂大笑.美哉!乾盤面几时已出了拉让江囗.在诗巫咖啡店三歩一家,有那一家没有乾盤摊位,我什至见到三代同堂乾盤世家,他们手艺天下打尽天下無敌手。
23.10.2013.
4:54 am
Sunday, October 20, 2013
小学同学
由於二戰關係,我上學就由二年級開始,課本是油印,同學們都赤腳大仙,什至只穿背心來上課•由於戰亂關係,許多人的出生字都丟了,什至沒有出生字,只憑口記沒有正據,當時人並不信"口憑無據"之說.報名中老師問及某同學姓氏,某同學說:「姓張名九斤•」只因他出世體重九斤而得乳名•老師感到乳名難聽就把它改成"國金"
,國金就國金,由此沿途直叫•過了一甲子,我們高中時代同學相聚出了一本紀念刊,其中一張小學二年級全體照,真有意思,其中兩位老師我還記得他們的姓名,那就是許天來和梁志壽,想已不在人世,後者在日治時期曾被日本憲兵毆打身體健康出了狀況,前者只知來自興化芭興化少,班上有些同學與我風雨與共讀至高中畢業,那些半途轉校的早已忘記姓名了•我有一個奇特的幻想,若是讓這些離校者改日再度相聚是否在另一時空,多少人出席,多少人缺席•
03•12•2012。
從銀行街到打鉄街
從銀行街到打鉄街,因為銀行街有一间古老華資銀行:"廣利銀行"•打鐵街只有一間古老的打鐵鋪,整天叮叮噹噹著響而命名,不過這裡也有一間"渣打銀行",那是後來居上•在 銀行街與打鐵街互相聯繫,中間隔著一交通"小"島,把銀行街與打鐵街切割著為遙相呼應,橫行是愛連街•
對舊區而言,這一帶曾是輝煌過,位於打鐵街渣打銀行的前址,以前是"華體籃球場",這裡曾舉行過無數籃球賽,培養無數體育人才,旁邊就是榴園咖啡店,相連就是麗都影院,我們就讀的中華中小學就在籃球場隔鄰,當時校內還沒有體育活動場所,就借那裡上体育課•依稀記得這裡晚間熱鬧異常,沿街擺攤,對面就是福隆興咖啡店,24 小時營業不夜天,由於這裡接近甘榜,夜間紅男綠女在這裡相會,喝茶聊天,那時華社族群風氣依然保守風,女人是不準坐上咖啡店喝茶聊天•當年的咖啡店只賣茶水,員工只穿背心內褲,因為老闆苛刻怕員工收了茶資私自存放褲袋;隨著社會形態改變,有人覺得很不雅觀而逐漸改變,因為咖啡店早已轉型,成為綜合性的飲食㘯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裡咖啡店的招牌只寫商號,或在商號之後多加"園"字,如"鼎玉園";除了福隆興外,還有華僑、華商、都是後來居上的咖啡店,都著落不遠的馬克律,那一帶因靠近江邊,方便鄉民船隻一到,除了辦事外,以一盤三毛錢無肉乾盤麵,一碗豬頭骨泡制清湯,茶水也免了,祭完五臟六腑外,以手擦擦嘴就趕上欲開返鄉的摩多,或順手在海乾街買一串光餅隨身帶回家去,那時一個光餅只賣兩分銭•
銀行街除了"廣利銀行"英資"印度舊金山銀行",洋行船務公司都集中那一帶,有點類似30 年代的"上海灘"海外貨輪造岸㘯所,日治時期,英資洋務被迫關閉,"廣利銀行"被接管改為"三井銀行"•歷經三年八個月日本投降之後,英國皇廟重新登陸,砂拉越依舊擺脫不了殖民地命運,換了不同的主子,銀行街和打鉄街依舊不變•只是到了六十年代,銀街多了一間"華達銀行"那是遷徙自老街的一間古老的華資金融機構,而銀行街的"麗都"影院,上映來自香港影片,新片上映,人山人海,相隔不遠的"麗士"影院,早年多上映歐美片子,規格較高,因為觀眾多是殖民地官員及受英文教育人士,這些英殖民地政府的寵兒,常自認另類一族,與眾不同•
12•12•2012。
Friday, October 18, 2013
失眠之夜
也许年过半百,让我遂漸遭到失眠之苦,尤其睡眼惺忪如则之后,便不能入眠,夜深人静,除了听到别人的呼嚕声外,周遭都是一片沉寂.夜深真是这样沉吗?
常听说早睡早起的建康之道的生㓉之道,但我却得其反,看过医生,医生却認为这是人類的正常现象 ,也有人建议臨睡前喝杯鲜奶,有效吗?连自己也不知道.大家都年轻过,那是最爱睡的年纪,午后小休,亱间也睡得像死豬一隻.屋后一对夫妻,白天都不在家,亱间回来,煮煮炒炒,忙得不可开胶,三更半夜洗了碗碟,还洗家中大堆衣服,晒完衣服才入眠【人家衣服是晒太阳,她的衣服是晒月亮】.家里白天摆空城計.其妻却向鄰居说,我家只有一台陈旧电视机,平常摆在那里也没人看,原来坏了没有拿去修理,真的家里有一天,進了盲贼,把那电视机当宝给扛走了,隔天又原璧歸趙摆在家门口.大家聽了都不信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笨贼,别忘了天下一种米,能吃出百样人.提及只是让你一Smiling face with open mouth and smiling eyes。
19.10.2003。
6:47 am
客家小妹
客家小妹與家人經營一家咖啡店,也是我經常小坐看報聊天的地方•只要我一入座就會端上一杯熱騰騰咖啡,十年如一日,風雨不改•只是近日市景較差,坐咖啡店閒聊的人少了,顯得冷清,店內少了一個小攤位,只剩下一個馬來菜館、及干盤攤。
「小妹,你是客家人有沒吃過客家雷茶和亮豆腐?」有天偶而聊及客家傳統美食•
「聽都沒聽過,別說吃過•」
「你還算是客家人嗎?」
「我老媽是福州人•」
小妹老爸還在金店打過工,因此她們姐妹還憧得打金技朮,只是老的過逝後,只好靠姐妹在家打金過活,賺點小利•後來小弟標得政府學校食堂伙食供應,至今還開了咖啡店,經營家庭式飲食一站。
看他們一家任勞任怨,不求什麼只求一家溫飽,在日常生活交談中才知他們是來自客家家庭•令人感到好奇那七老八十的母親卻以老父家鄉方言與兒女交談,因爲福州人一向對自家方言非常執着•
「嫁雞隨雞啦••」有次客家妹提及毋親•整天吵着兒女用車載她去醫院拿藥、走親戚,只是店里沒人手走不開,引來一陣失控的爭吵•
吵的是客家方言,過後問及小妹:「你們吵的是那家客屬方言?」
「廣寧客•」小妹回應,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謂的廣寧人•他們早年多居於拉誏江上逰一帶,過着割膠種殖樹膠為生,我中學同班同學不少來自上述地區,偶而也聊及他們的生活點點滴滴•鄉下人閒來沒事就是聚賭,每當把膠片胡椒賣完就在回程船上聚賭,到岸時把錢輸得精光,苦了在家等候的鄉親父老•
不過我的一位客藉學長常愛嘲笑我們這批居於市區閩南學弟,稱我們為福建蠻夷之邦後裔•
他說:「反清覆明的農民革命首領洪秀全就是咱客家人•」他常以洪秀全抬高自家身份,沾沾自喜,在他眼中我們只是蠻夷之後的次等貨•50擊年代北歸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歷經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浪潮,最後逃到美國去,幾年前還回鄉探親,只有留下昨日桃花的遺憾•
今日見到客屬新生代,多數不會講客家話,因為方言難於進入華社,就見一嘉應同鄉會會長就是不會講客家話的嘉應人,他與兒女的交流只靠華語以示不忘本•
問及客家小妹可知鄧公叔這號人物?她搖頭表示:「我的父輩提都沒提過••」聽來有點責備口氣•
「附近有條鄧公叔路••」她忽然提及:「就是不知鄧公叔是誰?」有點失落的感覚,然後問及:「是否每一條路都要以我們不知道的人名命名?」把我問得尷尬異常•
我突然感到我們的新生代對歷史的忘劫已陷入深沉的谷底•也許大家生活於不同的空間,對歷史價值觀有不同概念,像只求三餐溫飽的客家小妹,歷史對她也不見顯得什么意義•
「鄧公叔是誰?」
「不知道•」他是你們的港主啊•
附近就有一個紀念港主公園,誏後代子孫緬懷先人當年登陸之祭,平時寂靜無人,只有流浪漢在那里會周公,附近有一間華小,師生都不知港主當年於那里登陸開荒,後返回唐山埋名埋姓,只留下追隨者,流落於拉讓江流域•只是客屬後人於60年代大起大落,參與當年武裝反殖鬥爭,也有參與殖民政府剿共形動,只是歷史上的是非,至今還沒有定奪•
鄧公叔若是泉下有知不知着何感想。
21•10•201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