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Thursday, June 30, 2011

阿淵從軍記•••

那天在Mid Valley遇到阿淵,问及近况•

「没有参加政治,只关心政治」•

因為州選舉火箭升空,打了一個強心剂,他是选举行动室主腦人物,居功不少•

「想不到阿泰落馬,嘻嘻•••」看他那副得意樣子,令人想都西深仇大恨,問及他昔曰主子,落馬人下落•

「他在澳洲養尊處優•••」忽然加上一句:「準備客死異鄉•」好惡毒的言語•



今日讀報,老友互奔相告:阿淵退黨了•••。各方包括他的新舊同志都保持沉默,是否他們學乖了:沉默是金!

國會大選巩音已及,池塘青蛙早已咯咯叫,阿淵退黨與阿狗阿貓退黨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或見怪不怪•反正政治游戲五年一次大選,谁都不会估计什么事不会發生•

許久不上報,或天天上報的阿淵,隨著選舉又成為咖啡店等閒之輩的話題•

「我說啦政治不可插,一插都逃不了•」

「政治是骯髒的工具,政治圈內是個大染缸,你看政治人物嘴臉,非奸即詐•」

講這樣的話大半是參與政冶不得志的傢伙,在一杯熱咖啡前噴口水•

你說政治是大染缸也好,是骯髒也好,人人都往政治圈內鑽,得志一條龍,失意是一條蟲•那天在Mid Valley与阿渊相遇,我想他正處於龍蟲之間的矛盾•以阿淵從政的時日而言,要他寄人籬下是不易•成了過河卒子之後,上刀山,下火海,政治道路真難走•都西之爭,看臭三輪車黨嘴瞼,落戶火箭也是同樣面孔,而且僧多粥少,這次國會選舉還輪不到你上陣•

老大阿和就說,即來之則安之,合則來,不合則去•嘿嘿!•••弦外之音,阿淵別長不大了•

也許阿淵是溫室里的花朵,不知外面狂風驟雨的險惡,不知杀功臣有着180条不同手段•所谓东家不打,打西家,看尽天下不仝政客容颜,阿渊在从军中一定会吸取经验和教訓•



「別倚老賣老了•」

「你算老幾?」

「反正我吃盐比你多•」

「我過橋比你捧•」

這些咖啡店的老耆,就愛自吹自擂,阿渊走过不禁嗤之以鼻,自叹过时了,老伯伯•

別小看他們,他们之中在六十年代參加過反殖抗英,組織工會,發動示威逰行,坐過大牢•••。這些昔日豪情,在阿淵心目中都是過時了•阿淵在他們心目中只不過乳臭未乾的革命小丁•

阿淵怎么會走上「乳臭未乾的革命小丁」,都受其周遭環境影響:哥哥嫂子都是六十年代学运红人,發動過「9•7」罷課,桿衛母語鬥爭,後赴新加坡南大就讀,在反殖斗爭大逮補行動中成為漏冈之鱼,他舅舅在家中被搜到禁書禁歌,被警方逮捕,由於家中一向与殖民地官吏關係良好,有話好說,變相送至英倫留學•在英囯大學中的舅舅,並不安於室,參與校內左傾組織,回來後與一些同志組織政黨,推行民主運動,這一切對阿淵影響極深•

從中學到大學,他圴受到左派思想洗禮,表面上他是一位受人敬意的會計兼律師,實際上中學讀過那批左傾書籍不時在他腦中旋轉•他的政治鬥爭宏觀是要搞一個民主自由社會,與一黨專政的獨裁勢力抗爭•

只是他所面臨的政治環境並不是他想像中那麼單純,州選舉本來下戰某選區,大頭目决定女將登塲,結果敗北•國會選舉以為時機來了,大頭目面屍無情,政治敏感的阿渊,是走人的时候•人人都知道,因为阿渊的光環早已超過大頭目,彼此學歷,政治經驗,已達知已知彼,平起平坐的地步•大家都感到你是我眼里一支刺,最後終於浮出台面,為了黨的團結:阿拉退黨了。



另記:阿淵是否從此退出政壇,試目以待•

阿淵從軍記是否緊接阿Q的口号:20年後又一條好漢!我們這些唯恐不亂的

三教九流,期待不同的版本出現•



30•06•2011•





Sent from my iPad

廣利銀行的孤魂野鬼•••

那是一間非常守舊的銀行,其前身是酒碼,當碼•所謂酒碼就是小型的釀酒廠,所謂當碼就是當舖,後來如何轉型成銀行,簡單得很,拉者時代,只要官府点头,一元越幣就能注册成行•日治时代改为三井银行,联军光复後改回旧名。
我会进入該行任職也是非常偶然,靠了父親一位世交引介就踏入了該行•先由最底層工作做起,月新九十元,包括住宿伙食,沒有固定職位,任人使喚•那時我剛讀完英校九號畢業,正準備進入一間電氣工程學院,實際上我心中正想擺脫家中約束岀外參與當時反殖鬥爭,改革杜會運動,父親看穿了我的心事,通過在銀行界服務多年的世伯把我一推,让我陷入另类生活圈内。
办公室内全部男性職員,午後三點營業時間一结束,阿查大門一關,大家忙着脫衣脫褲只剩背心和內褲继续办公•因为办公室内只有一把吊扇猛吹,十多个职员剂在一空间内一起工作,每人一把算盤,地地嗒嗒箅個不停•記得我第一天上班時傻呼呼坐在那里,行內會計大兄丟了一個算盤臉臭地走開要我自行了斷•還好我小學時期學過朱算難不倒我•客戶來進款,我就站在櫃台當面點算,然後就交個出納部主任,由他薟收把錢収於小櫃內,每天都著同樣呆板的工作,恨不得下午五點一到就走人•這就是我進入銀行一天工作生涯,枯燥又乏味,想及我唸完華文高中及取得英國劍橋九號文憑,卻流落到這個地步淚流肚內無處訢的田地。
所謂包伙食,原來「店」內有請一位火头军,在後面蒸炒兼煮,待結帳時刻我還得與我小一歲的小馮、阿南到廚房當勞工,因爲我們不是會計部,只是行內的小員工,小尼羅•小馮、阿南只唸到小學就出來工作,因此他們的工作經驗比我資深卻比我慘•他們天天還得替銀行這隻老狗,狗眼看人低的阿楽冲涼,當時銀行沒有反盜設備,除了看顧門戸的阿查外,就靠忠誠老狗阿楽了•晚間阿南還得上樓經理房內整理放蚊帳點蚊香,那時經理還吩咐我夜宿銀行樓上,我說我家住得近謝絕了。
銀行伙食本不賴,後來我突然發覺行內跑上跑下的小狗不見了,原來被後面廚師宰了下油鍋,還看到籠內的小肥貓正準備着為明天晨早貓粥的料理•為了早餐七點過後就要抵達銀行,為了晚餐還得呆到晚間六點过後•晚間亱宴是經理與顧客的應酬,帳目算在行內伙食清單•謝絕了早餐與晚餐讓我有更多時間擺脫那沉悶的空間•後来听说在半路检回一条车祸绝气死狗,也来个「6•9」夜宴,不亦楽乎。
銀行副理是老功臣,從戰前到戰後,從拉者時代,歷經日治,光復到英殖民地統治、只因派系關係劑不上經理高職,耿耿於怀不得志,每次喝得醉熏熏,裝瘋賣傻,還在辦公室內吐得滿地,當事人逃之夭夭,事後沫地清洗則由我們這些小尼羅來收拾慘局•因為副理知曉英語能應付洋人,而我們經理伯只能立一旁「也是、也是」地點頭稱是,因此在副理眼中他只不過靠了裙帶風中,皇親國戚的管家•但這管家卻把其主子家產管得頭頭是道,但有一天•••
經理伯背後站了一位手提公事包的年青人約瑟,他就是經理伯接班人•在沒預知情況下,這位知趣的老管家,先請半個月假,然後自然消失,那位整天無所實事的會計主任也閒不了,有許多事務欲做受不了,只好走人•出納主任年紀一大把,大家背後給他一個BC名銜,即Ball Carrier.闽南语叫「胡南Pa」,因他是个马屁精,平时经理伯不舒服,沒出來吃飯,他也吞不下•最後命运,總行來了一封信,叫他告老還鄉,享清福•新宫上任三把火,在行政上來了一番大改革,辦公室重新裝修,添加冷氣,大批招兵買馬,和尚銀行開始有女職員•••。原來銀行換了新東家,由老板小開執政•小開早年留英,喝過洋墨水,並在國外金融界呆過,採取鐵鋺手段把昔曰舊窠蛇鼠掃得一乾二凈,我們這批小尼羅因是小草,也沾了光,升了職,這是後話•昔日貪酒杯的副理,也被調職挑到小分行做他的經理夢到退休為止。只是行内的蒙哥為人圓滑現實,時機到來,見了新主子就下跪,也坐上副經理大椅,狐假虎威,因為太上老君也須黒臉扮坏人,自家白臉也好人好做。
提及阿查跟阿楽,前者是銀行門戶忠誠耿耿24小時看護者,早已不適用叫他回印度,因為銀行已擁有專業保安組織•還有阿楽在舊主子未離去之前歸西,因與路過回程馬戲團老虎柤遇而克死•••。
廣利銀行在一度被收購、合併中浪潮中早已煙消匿跡、至今年青一代几乎忘卻在我們這里曾有一間稀奇古怪的金融機構,及行內的孤魂野鬼。



29•06•2011•





Sent from my iPad

清晨听歌 石雨

清晨听歌 石雨






平时不熬夜,因此早起就成為習慣•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反之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有時早起反而覺得無所實事,唯有聽歌聽新聞,我們這里IFM,每天24小时不间斷的擴播新聞與歌曲,陪我渡過無聊的早晨。

不知何故我即把早晨與無聊掛鈎,真是不可思議•突然在凌晨聽到「舊曲新聲」節目所翻放舊曲聽到「可愛的早晨」,那是四十年代周旋舊電影所唱的歌曲,再次引來年少時期同遊玩伴的記憶,隨著時光流逝大家也各散一方,若能相遇也算是人生的奇跡了。

都門朝陽起昇得遲,就是六點過後還是漆黒一片,不像东马家乡,六点天色曙光已在望,这里七点过後才能见到阳光•最怕凌晨正下着一陈濠雨,真想多赖床一分鐘,推窗一看,見到早起人群撑着雨傘擠在車陣而過,也因沱滂大雨大家減底車速以妨公路意外•隔天見報新聞總是避不過低窪地區漲水,郊區公路發生車禍,車毀人亡的不辛,見到這些負面報導,誰的心中不禁一沉•人的生命究竟脆弱,经不起天然一擊,還是清晨聽歌吧。

在都門住宅區附近從前還看到有人晨早步行晨運,最近卻不見蹤影,據説有人在晨運中遭人打刼,讓人止步•於是這些晨運人士多改在下午五時過後,早晨除了鳥叫聲再也聽不到人聲吵雜成群結隊人群•反而一成不變的車陣天亮時就開始塞車,為了充當早起的鳥兒,尋找免費路邉泊車區•這里有所謂Early Bird Parking 大概是指类似地区吧•

都門地區最早開市就是商業區附近的麽麽挡,这里一整排早市有多种化的小吃,与三更半夜的夜市有同工异曲的奏效•城市人都没办法享受家里早餐的蕴馨•令人忆起孩提时代妈妈準備的早餐,遠叫的麵包車•••現代小孩反而把早餐寄托在學校的食堂,正如現代城市父母把早餐寄托在路邊大排擋一樣,晚間回到家里已是八点过後,晚餐也草草了结。

真是服了東門夜貓子亱亱笙歌到天明,什么美食添加劑,防腐劑鬧得天翻地覆,好似與他們無關•亱間大排擋就是依賴他們生存• 有次我搭亱班班機扺達,路過這些大排擋,已是凌晨三點,這里依然金碧輝煌,人聲吵雜,這批Early Birds 不在黎明来臨時消失才怪,他們彷彿是人間的另類•據悉他們都是夜總會,卡拉O.K工作人员,见不到阳光一族,早起的鸟儿与他们根跟本无关•

有次海南之旅,睡到半亱忽然被旅店樓下閒坐閒人吵醒,後來才知這里天氣炎热,午夜过後才能入眠•隔天日晒三竿起才起床,他们跟本沒机會聽過清晨鳥几在清唱,錯過「可愛的早晨」。

同樣早年在新加坡旅店也在清晨聽到吱喳聲,推窗一瞧原來樓下坐著百個「紅頭巾」在等羅里前來載她們去工地•不久來了大卡車載走了那批女工,也載走了清脆聲音,現場留下一片寧靜•那卻是一批早起的鳥几,隨着城市的發展,早已不能見了此種跡象,不過卻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29•06•2011•





Sent from my iPad

嫦娥夜奔 石雨

嫦娥夜奔 石雨






八月中秋一到,除了吃月餅外,最引人觸目則是月餅鐵盒上的嫦娥飄泊畫像,在都門一古趣盎然的咖啡擋壁上就掛著六十年代月餅鐵盒蓋,畫著正是仙逸飄飄的嫦娥,一派古典笑盈盈,從早到晚看著継開往來的咖啡客在那里喝著咖啡看早報。

也許無聊有次我問及老板娘那掛於牆上陈旧的鐵板日曆早已被店里烏煙瘴氣熏到麻黑一片,爲什么不趁年終大掃除掃個乾淨•

「使不得呵、使不得•••」老板娘捧著一杯熱咖啡在回應着,也忘了咖啡往那桌端•後來旁人提醒,我才知原來老板娘名叫嫦娥•

怪不得常聽到熟客把她當著阿鵝叫,原來眼前這隻重量級的肥鵝就是嫦娥的化身,走出店外,喝了幾年的咖呸烏才知其金字招牌名叫「嫦娥咖啡店」創業1940年也走了一甲子。

提及「嫦娥咖啡店」也有一段豉:當年香港粵語殘片影星于素秋來此拍片,曾在阿鵝咖啡店喝過早茶,轟動一時,由於當時所拍片子正是「嫦娥夜奔」,也恰巧八月十五庆中秋阿鹅索信把店名招牌改为「嫦娥咖啡店」,也把自身取名嫦娥,当地人却把阿娥当着阿鹅叫。

人人呼叫阿贵的泡咖啡头手正是阿鹅的老公,有次请教贵姓。

「俺姓吳•••」

有點像來自別粒星球另類,心中在想,莫非吳剛•

「俺叫吳三貴•」

在我聽來卻像吳三怪•

這時有人在呼叫:「吳三怪,你電話,是嫦娥打來的••」

哇!月球現在都能打電話了,熟客在開玩笑:「你忘了帶把斧頭•」

看來不止我一人,三怪,哦!不三貴的舉止卻是有吳剛的影子,就當他們是一對再世夫妻吧,這么美嗎?阿鵝與三怪卻是長得鬼見愁,不過他店里咖啡卻有射香味,这是「嫦娥咖啡店」引人触目的地方,只是有人在剎風景說不定是壁虎的便便。





另記:有次赴南半球紐西蘭之旅,同去的玩伴有位名叫嫦娥的姑娘,人長得美又有氣質,是位工讀生•沿途有美女結伴同行卻是不同凡響•有天我們來到万丈深崖山谷,見有笨豬跳游戲,大家都沒膽一試,只有嫦娥列外,她真的由万丈深崖躍腳一跳讓大家惊呼不已,过後由当局拍下照片,经过电腦加工,卻是有奔月的感覺,那時已是接近中秋時分,後來一想:嫦娥(人名)加笨豬跳、不是一副很美的嫦娥亱奔的組.









Sent from my iPad

Saturday, June 25, 2011

Friday, June 24, 2011

扫落叶 石雨


扫落叶 石雨

近日天气浩热,热风吹至,引来一阵秋风扫落,叶落归根的迹象,也许你说及我们这里没有四季,何来秋天•小时候在课本上,不是读过:南洋好、南洋好•常年都是夏、一雨变成秋• 
至今小朋友或年青一代很难提及上述言语,年少记忆常听来自长辈唐山回忆,不外乎人生常过四季风情•中学老师在课堂上就常愛譏諷番平仔沒過過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言外之意是嘲笑同班同學不能與她家鄉相比,只是她言語舉止無意傷害了我們幼小心靈•自此我幼稚心靈就有一個心愿,長大後一定要浪跡天涯,看盡天下春夏秋冬• 
長大後如願以嘗,我在北京過春節、在夏日遠赴北歐四國、秋天到加拿大與楓葉有約、冬季到日本北海道渡過白色聖誕•只是每次在國外旅逰,心中卻無端端懷念我小學時代的女老師,現在應該七老八十了,祝她長年百歺•••。 
只是春雨綿綿淋我一身濕,影響出門心情,春眠不覺醒•夏日在北歐天晴無雲,在南半球無風,卻讓我懷念家鄉熱帯雨林,多風又多云•秋高氣爽則是出門的好時光,只是見到秋風掃落葉的時刻,是否在懷著黛玉悲秋的心情,未免太小家子氣了,只是秋末到來寒風瑟瑟,見到光禿禿的枝椏,是否生命頑強的寫實•冬季來臨雖是雪白一片,嚴寒的氣候給人帯來諸多不變,飢寒交迫,再也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浪漫•在韓國冬天,我們走訪一果園,就見員工躲在一茅屋中圍著火爐取暖•也在北京街頭,見到行色匆匆的趕路人,在公園見到喜雪的小孩,突見雪花自天空飄下,旁人說那雪花就是春天的雨•冬之旅,進入餐廳,雖有熱氣設備,但大家一脫下擁腫笨重的外套,沾於衣上的雪花立即溶化水滴,把地板弄成一片濕漉漉•冬盡春來,冬天期待春天是人們共同的願望• 
在「白毛女」故事情節中 ,喜兒在除夕夜期待夜歸的老爹,老爹被地主迫害卻死在雪地上•••。故事發生於冬夜,是否显示人们对春天的响往,那是革命浪漫主義的文學調調•時至今日,長年成長於夏日的我们居然每年过「冬至」,母親常说过了冬至吃过湯圓,就多一歲了•那不是對春節,農曆新年的期待嗎? 
過多言之其他季節而把秋天給忘了•在中學時期,就見過學姐們在追讀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家、春、秋」•那些五、四時代文學作品講些什么忘了,不過在都門書局依然能找到重印版,只是當年青春期同窗何去何從,早已不知去向• 
那年大陸行,走訪古剎,就見和尚在掃落葉,心想唸經、搥鐘、挑水就是掃落葉了• 
掃落葉只在春秋季節,和尚這一掃也掃出出家的人生,而不像旁人忙碌一生,卻一事無成•現代人生活緊張,瑣事繁多,那有闲情追随黛玉悲秋,不过黛玉扫落叶心情却与古刹和尚同工异曲,只因各人心态价值差唉! 
見到公園員工掃落葉是否也斷掉老樹落葉歸根的祭祀,值得再三深思。  
24•06•2011

Thursday, June 23, 2011

巴厘島

你可曾听说有个巴厘岛
 就在那印度尼西亚
 那岛上风景美丽如图画
 谁都会深深爱上它
魁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只要你一朝来到巴厘岛
 走向那山隈又水涯
 就仿佛世外桃源安乐乡
 谁不会轻易离开它
u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岛上的女儿家
· 个个是秀丽艳如花
 她舞蹈又歌唱
 那歌声美妙
 舞态多风雅
  (歌词转自 音魁网 www.inkui.com)
  你可曾听说有个巴厘岛
  就在那印度尼西亚
  那岛上风景美丽如图画
  谁都会深深爱上它




[这首歌曲於六十年代,由低音歌后潘秀琼演唱,
 唱红了东南亞,从此人人都知道:世上有个巴厘





 島,就在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