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Thursday, March 22, 2012

回娘家、回婆家 石雨

在民歌全盛時代,我們都熱衷唱過"回娘家"歌曲•回娘家就是女兒出嫁七天回家門習俗,如今提及也只有在電視舞台畫面偶爾呈現•
只是那天在報上讀及:一土著女兒回娘家探親而溺斃在半途新聞,那再也不是舞台上表演那麼風趣了•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有誰顧及回娘家,要不年假買了便宜機票草草回來算了,而在父母心目中,那是一摏大事,家里煮煮炒炒也吵吵鬧鬧,熱鬧一番,也擺脫大城市人情單薄,尋找親情話舊空間•
只是老友在外打拚多年,每當休閒皆到鄰近國家瀟灑走一回,也不選擇回家路上,問他為什麼?他說出外多年,對家的感覺越來越摸胡了,那是否是一種自我流放的閉塞,多年在外已忘了家中父母盼望兒帰的眼眸,親情與感恩•有話說在外銀窩金窩不如家中老鼠窩•人們怎麼也不瞭解中國大陸春運帰潮的帰心似箭情境•曾聽過一逰子心聲:回家探望七老八十父母,究竟有幾回,听之令人傷感,人生苦短,卻是當代人所忽略•
從前在文字上讀及多種鄉愁作品,所謂亱是故鄉明,小時候就朗朗上口李白詩句: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光,台望明月,底頭思故鄕•也許是年幼關係,沒有什麼感受,在袓輩南來時就期盼賺了錢就回唐山,但人算不如天算,歷經二戰,拉者統治,日治時代,英殖民地時代,到建國之後,墳地埋葬了多少回帰的願望,到了我們這一代,不是落葉帰根,而是落地生根了•中學時代我們總愛問及來自台灣的老師,幾時回台灣?而引來反彈,原來他們心態,大陸回不了,台灣只是轉站,唯有落戶南洋,想不想回去看看,家鄉都沒人回去看什麼?多傷感的回覆•
都門是遊子的城市,開齊節,馬來同胞回柑榜,農歷新春回家鄉浪潮,一浪強過一浪,孩子們在外雖安家落戶,在佳節前夕也趕著回家過年,不回去好似有忘本的內疚•當然在回家過年中,家中擺空城計而遭到盜竊不是沒有,這次他們學會聰明而不在門外懸掛燈籠,以妨小偷窺視•也聽說在混淆中蠻有作用,誰人也搞不清那家是華人的住宅•
只是回家過年與回娘家似乎同工異曲,只在與回老家有別•在下兒子到西馬就讀,與來自緬甸女孩成婚,生兒育女,卻不曾回過緬甸,因她家人包括岳毋妻舅都前往都門居住,所以過年只有回古晉一趟,也沒聽回娘家之另類•
說及回娘家,只因"娘"當頭,有感恩回饋意義,說及回婆家,又不償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只是婆媳之間的代溝與矛盾,常引來兒子婚後是老婆生的議論,那是當代家庭倫理的話題,只是過年娶個媳婦回家則是自古以來的古訓,何嘗又是喜事一樁•
23•03•2012。




Sent from my iPa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