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Wednesday, October 6, 2010

秋天西藏已下雪...

























秋天去西藏

秋天去西藏


秋高气爽、是摄影的好季节、最好去西藏、一定有意外的收获…

“中国最美的秋天在川藏线。”刚刚自驾穿越了318川藏线的陈先生如是感慨。如今回味起这段特别的旅程,陈先生都仿佛依然陶醉在无敌美景里。新都桥、林芝、鲁朗、波密……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浓郁秋天的色彩。在青藏高原湛蓝的天空下,你的眼睛将饱享秋色。初秋的川藏线万分美丽。那金色的松林、碧绿的峡谷、满目的冰川雪山点缀出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林芝地区夏天路不好,春天比较潮冷,景色以秋天为最美,气候也最好,因此3月至10月是最佳游玩季节。途径林芝的一个小镇鲁朗,有“西藏小瑞士”之称。到了10月深秋季节,林芝地区更是满山红遍。由于南迦巴瓦峰巨大的垂直分布带,各类植物依次分布使它有绝佳的色彩层次感。波密一带在摄影爱好者中也有很好的口碑,更有人称林芝地区最值得拍摄的点就是波密。皆因波密一带森林茂密,雨水充足,湍急的河流、大片绿色的田园和星罗的村落都构成了油画般壮丽的高原风光。

川藏线上的另一亮点便是以冷、静、透为特点的然乌湖了。秋天是然乌最美的时节,冰雪覆盖在冰蓝色的湖面上,湖边的山体就像打翻的调色板,红色、绿色、金黄散落一地,好不艳丽。黄昏时分,长长的然乌湖望不到尽头,背后蜿蜒连绵的群山倒映其中。湖中有一两处小岛,白色的砂石滩绵延湖边,柔软细腻。夕阳在湖面上洒下一道道金色的余晖。沿着浅浅窄窄的一道砂石小路走向湖中小岛,眼前的景色无比迷人。雪山是金色的,蜿蜒的然乌湖是金色的,郁郁葱葱的树是金色的,连人的影子都是金色的。

Tuesday, October 5, 2010

#2中秋过後

#2中秋过後




中秋过後、歌舞升平的灯节也在风风雨中、拉下尾幕、接着好人面孔处处是、嘻皮笑脸、令人应接不暇、或应有尽有、这是五年一次、阁下欲当阿爸了。只是大选过後、尘埃落定、这些孑孓又摇身一变、消失得无影无踪、落马者只好另等五年、中选老爷红袍加冠、形同大红公奚、那时阁下就要称乎老爷、呼喊阿爸五年、当今政治人物、人人都学会了四川变脸特技、只要一转头手臂一遮立即变成适於人人喜爱的嘴脸、当年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早已过时了、因为现在选民早已不是省油的灯、人人都是人鬼不分、也懂得如何应付大局了、他们手中一票正如水能戴舟亦能覆舟也。正如某兄所谓反对党口花花、能说不能做、朝中大爷则说有人在朝好办事。双方互相喷口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反正这是一个喷口水的年代、君不见拉让江涨潮时、再加口水大混战、市民的灾难不远了。治水变成政治课题赢得是政治管家、输的不就是平民百性、反正五年一次的游戏规则早把我们的选民现溅了、那有政治贞操可言、嘴吧说不要钱、见了钱大爷便下跪大有人在。大选巩音将近、大青蛙便带领孑孓蝌蚪一块比脚力看谁跳得高跳得远、背後还不是万恶淫为首。中秋过後、市场吹淡风、生意难做、歌舞升平背後的哀歌唱不尽、那你就唱吧、比闷在心头好得多、大家都喊钱不够用、那就请你做老板、在民主社会、人人平等、人人都是老板就看你怎么做。说及自已买一架印钞机或ATM 密码解读机、那只是一场白日梦、当然人生要有梦才活得精彩、要不是则成了白日活见鬼。你看当日新官上任三把火、五年过後则形成王老二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岁月折磨是一把寂寞的刀、不再做白日梦真是白日活见鬼了。



 

Monday, October 4, 2010

序                          ⊙黑岩

序                          ⊙黑岩




  六十年代,凭着一颗热忱赤心,妄想以文学改变社会形态意识,

闯入文学殿堂。那是与当时的砂罗越社会运动也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萌

芽,反殖民主运动发韧的时刻,也是华裔青年学子掀起<北归>浪潮

的年头,息息相关。当年所写的文稿均是一般青年学子不成熟的热忱

作品,不过也直接反映了六十年代的社会活动特点,当时均投在《拉

让文艺》副刊。后来受了编者之托,我的一篇小说《单恋》被选入当

时筹备出版的《拉让文丛》,嘱我重新抄写改过,寄给有关负责人,接着砂州风云

巨变,首次出书理想也随着石沉大海,而我也途中下站,远离继续行进的<文艺列

车>。不过,石在,火种不灭。虽然搁笔已久,但对缪斯的锺情依然,也是卅年后

我毅然踏上文艺道路的伏笔。



  一九八八年,拉让盆地掀起一阵文艺热潮。在《中华文艺社》同

人努力推动下参与由吴岸,梁放,陈蝶,田思等人主持的<文艺营>

重燃起我心中将要熄灭的火焰。尤其是吴岸兄,彼此虽是六十年代中

人,卅年后才见面,心情激动不在话下,连忙带经年珍藏已久旧黄的

《盾上的诗篇》请他签名,作为首次见面志念。吴岸在扉页中写着:

<当年同时出道,卅年后方遇神交,故人依旧,于宁兄且携拙着嘱签

名志念,因题此共勉「花落任由之,豪情似旧日」>

  由于吴岸兄的勉励,使我再度出道,涂涂写写,也经过一段重新

执笔的凄风苦雨,文稿多发表于中华文艺社副刊《新月》及《文苑》

,偶而也投于星座诗社的《烟火》。去年分别与诗人槐华相聚于诗巫

<拉让江畔的约会>及古晋达迈文艺营,看槐华年纪一把,却有大把

干劲与热忱。去年到星加坡,由槐华引见了星马著名文学史家方修老

先生,看他已是进入年迈之龄,仍是热忱依然,还在著书写作,并且

非常关心砂罗越的文学活动。事后槐华说过,文艺创作不能间断,不

论写好与否,发表与不,依然要写,继续地写...。在涂涂写写中

,于中华文艺社同人与友好鼓励之下,结集出版,一来为着总结检讨

自己走过的文学道路,二来也感到在文学道路上毕竟不是那么孤单寂

寞,至少也有不少同路人。

  毕竟由六十年代□跨上九十年代,继续文学创作的文友不多,尤

其砂州十年动乱,若不在文学上留下一点历史痕迹,来年一定会被年

轻一代遗忘。在吴岸的鼓励下,我写了《荒山月冷》,以文学意识写

下时代的伤痕题材,<并不强调灰色阴晦而是在伤痛中仍带着缅怀不

幸者及共创前景的务实理想(借用田思之语)>。《最后一次演出》

,《潇潇雨》,《红柴港上的黄昏》只是缅怀年轻年代的逝世故朋亲

友。《室鸟已死》则是近年旅居异乡的<移民>感受,是我最爱。《

瞿□峡》却是作者远走长江三峡,一段旅游意识流产品。《心头与豆

豆》也是早年生活在海边的一段偶拾。其他作品是发生于生活的一些

点点滴滴,不敢想以拙作上沾文学一点丁光彩,却想以这些不成熟的

作品,让读者与我分享文学道路上的苦与乐。

--------------------------------------------------------------------------------

《拉让盆地丛书09》

后记

后记



  很多人开始对写作发生浓厚兴趣,是处于情绪有所震汤或郁闷,

失落,忿怒,兴奋所致。写出来的东西,至少带有感情波动余音。我

想,我写作过程也脱不出这个巢臼吧。所以在这些不成熟的作品中,

自己也感到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份子所响往的忧郁,不一定有充

份性,却有它的普遍性。



  文艺本是一份发泄情感,寄意抒怀的工作。在这文艺创作的领域

里,形式与内容互相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生动有力的表达形式,就

能把主旨内容深刻有效地传递出来。因此,小说结构,情节安排,人

物刻划,词句斟酌,要做到步步到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对我来说

也是一桩颇为艰苦费时的工作。

  总之,学习写作,颇有一段不短时光,失败经验半途而废作品堆

集书桌一角,有时想想,若是模模糊糊地写出来,任人猜想意会而沾

沾自喜,久了也站不住脚,因为文艺毕竟不是一项投机取巧,把自己

几篇涂雅之作,汇集起来,再度仔细校阅,总有阵阵凉透的感受心里

,几乎篇篇都有缺点存在。不过,我还是衷心感激关心和支持出版拙

作的朋友,使我了结一段心愿。

               黑岩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三日午后

见山不是山

经常有人提到禅宗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与见山见水的公案,不妨在此再加一番讨论。




这个公案,系出于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佛家称明师日善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者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代表黑白分明)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因为禅宗有了这段公案的流传,所以后世学样与现在国内外谈样的人,便拿它做为参禅的把柄,有人说这就代表了禅宗的三关之说;也有人说,必须做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工夫以后,再翻一个身,仍然达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便是大彻大悟的境界。



其实,这些所说,毕竟还是影响之谈,似是而非的见解,第一须要明了这是惟政样师一个人用功的经验谈,至于惟政禅师本人,究竟是否已经大彻大悟,你先不能凭空架造,就代他作主观的确定,他第一阶段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然代表了所有的人们,在未学禅道以前,都是如此,看山河大地,物理世界的种种人物环境,历历分明,并不须要加以解释。



第二阶段所说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倒是百分之百,的的确确是真实用过禅定工夫的境界;如果是一个真正用过禅定工夫,而且方法与修证程序,以及身心内外的操持行履,丝毫不错,久而久之,便会使身心气质,大起变化;于是两眼神光充足,神凝气聚,目前亲眼所看到山河大地等等的物质世界,自然而然的都像在开眼作白日梦一样,犹如一片浮光掠影,觉得这个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是梦幻般存在,并不真实,看人也好像只是一个机械的作用一样。



不管学禅或修道的人,许多人到了如此地步,便认为是真道,实际这种境界,与道毫不相干,这是因为身心在静定的工夫中久了,心力与生理的本能,消耗减少了,精力充沛了,致使头脑神经系统起了类似充电的变化,于是看去面前的万物景象,犹如恍恍惚惚,并无实质的感觉。例如一个大病以后虚弱的身体,或者将死之际,视力涣散的情形相似(当然啰!我举例所说的病情与死亡前的现象,并非就是代表修习禅定的人见山见水不是山水的境界,只是相似的比方,一是因病因死而有,一是因精神与生命活力充沛而生,并非完全一样)。



但是你不要忘记,这种现象,只是生理器官的感觉不同,能够使你生起这种感觉知觉的,还是你的意识思谁的作用,如果你认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便是参禅修道的好景象,那还马马虎虎可以,倘使认为这个便是道,那你还不如吃一粒L.S.D.的幻想药,或者吃不过量的安眠药,岂不也有相同之妙吗?你能说这便是道吗?



现在国内外许多参排与谈禅的人,每每提到这事,所以不能不加以说明,以免误人歧途,平白地陷害了一个有用之身。至于推政禅师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一说,当然是表示他已进一步的禅境,所以他自己说得个休歇之处;倘使单凭这几句话,就算是大彻大悟,那你不如放心去睡一大觉,起来一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岂不更来得直截了当而痛快吗?



所以读禅宗的典籍与公案,实在不太容易,千万不要被断章取义蒙混过去,必须要亲自求证一番,方知究竟,如果我们把这一段专指用工夫的公案补充完善,那便需要引用一句唐代南泉禅师的话:“有人看目前一株花,如梦中相似”,才可以接近禅宗末后撒手的工夫,总之,这一则公案,还是只对禅宗工夫方面而言,并不完全关于悟道的见地。





Saturday, October 2, 2010

中秋过後….

中秋过後….


中秋过後、月饼立即消失无影无踪、有人说卖不出只好退回厂方、或当慈善送给老人院。年年都是如此把老人院当拉圾堆、这是善举吗?家里早在几年前已没买中秋月饼了。问及同人情况大约如此、都说月饼吃了不易消化、胆固醇高不宜吃、因为当今世界建康第一、人人都是医生、心中虽爱吃月饼、还没放入口中、四方立即响起连炮声、不吃也罢。自那时起、家中就开抗拒月饼、过着不伦不类的中月。总之缺乏月饼的中秋、有点怪怪。中秋过後、姨妈送来一盒月饼、佳节送礼本不怪、怪却怪在时至今日。原来她家里也堆积如山礼品一批丢掉可借、却把我家当拉圾筒、亲情诚意都打了折扣。中秋过後、同乡会才举办了[中秋联欢会] 、因为同乡人都是忙大人、盲到最後佳节欢庆只好排在农历九月十五、反正月亮一样圆、至於过了期的月饼只好当道具用、因为联欢在中秋。那却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场合、不过大家却非常开心、正如福建话所谓只要[欢喜就好] 、正如同乡会主席在致词说:[只要开心、天天都是十五眉…]。当今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又何需求、看来大选巩音已近、同乡会本是一个冬眠组织、却在中秋过後、活跃起来、老乡呵老乡、珍借你手中的一票、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为五斗米折腰、中秋月饼的诱惑、让乡会同人沦为别人马前卒孑孓。中秋过後、只因烟雾欣起、令许多人都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