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Thursday, August 25, 2011

虛擬與真實風景畫


讀李永平「大河盡頭」的段章取意


「荒城一鉤月」的追憶•••

荒城一鉤月所呈現婆羅洲內陸的風景畫,與三十年代的菲洲大陸景色並沒什么區別•我想與早期好來塢所拍黒暗大陸影片有關,因為作者年青時代,英殖民地統冶的北婆羅洲(砂拉越、古晉),典型的殖民地文化影响所及•因早年作者足跡涉及荷屬的北加里曼丹,文中提及的荒城(桑高鎮)即坤甸的板本,間中加入唐山原素,如七月半祭鬼節、燒紙錢、賽豬公、跳脫衣舞、款待從地獄跑出來的餓鬼們•加上來自新加坡跑碼頭的黑貓歌舞團,黑貓大楽隊首席鼔手一甩長髮,舉起捧錘子搖頭晃腦敲打出一聲采\人神公樂、廟口廣場搭起舞台。
精采就落在
七月初三夜泊 桑高鎮白骨墩紅毛城
是否夜落烏啼霜滿天,夜泊鍾聲到客船的感覚•一曲「今夕何夕」令人怀舊歌者一代妖姬的白光,和戲中「人盡可夫」的主题曲,她那底沉性感歌聲是否與婆羅洲熱帯雨林格格不入•五十年代,華語楽壇几乎是上海百代歌星天下,中國大陸變色,隨之移民香港,使香港成為時代流行歌曲咽侯,當紅流行歌星如董佩佩、姚莉、靜婷、通過百代黒白膠片,唱遍大街小巷,誰能想及在這荒城之亱,還繞著麻麻之音,正如早年我們赴拉讓江原頭,在叢林長屋中的牆壁上,除了英女皇肖象外,還掛滿了李小龍、林黛、張仲文、李麗華的日曆肖像,那是長屋伊班人前赴市鎮帯回的榮譽•在「荒城一鉤月」文中也有類似的描繪,那是作者硬將砂拉越印象強加在異地版塊上,以達小說剪接的目地。屎!中國小鬼就愛亂放爆竹;陰曆七月,莫講髒話•小心,真鬼穿旗袍梳妹妹頭的女鬼就在你身旁•七月中元節、人鬼不分,是華人習俗一成不變的生活,時至今曰我們還繼續玩著這種人間逰戲,所以一點也不感到奇怪中元節節慶發生在荒城• 今夕何夕歌聲漂眇在荒城,在亱黑風高中•••。
「啊!今夕何夕 雲淡星稀 亱色真美麗 只有我和你 我和你 才逃出了黑暗 黒暗又緊緊跟著你 啊!今夕何夕 溪水流 夜風急 只有我和你 我和你患難相依」當亱月色如水、夜黑風高,是景是情,唯有讀之才能體會•曲終人散,看熱鬧人群一哄而散,包括來自長屋的居民,划著小舟消失在野林長屋中•街上的街民也消失得無影無蹤,街頭巷尾寧靜一片,死寂是否令人感到孤獨空虛的恐佈,則是另類婆羅洲的風景畫。月光下只見一群伊班浪人,兩腮刺青,一身傴僂,怀里摟著空酒瓶,四處飄忽在檢食支那店家捨棄的祭品,那些供奉五味碗中太陽下曝曬一整天早已餿了的雞鴨魚肉,他們是現實世界的餓鬼,卻出現在煙消云散的子亱中•令人想及清明時節祭山中,人們也是把祭品丟棄山墓中,過後總有三三兩兩村童前來收拾,莫非是虛擬與真實風景畫再度呈現。

19•08•2011•


Sent from my iPa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