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咖啡店•••
咖啡店依然人山人海,坐满食客,高谈阔沦,令我想及國陣執政時期的隱定,我們才有如此機會,如此相聚。
走過60年代,我們都愛懷舊,那段走過的時日•這次州大選,年輕一代求變,與老一代選民形成嚴厲的代溝,最大的衝擊年輕一代沒有渡過60年代的不安定時日•因此他們不會感到隱定世界的珍貴•正如世人所謂「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那么現實。
大選已過,不少人還在沉醉選舉時日的漫罵、揶揄、互相攻擊,開票時的興奮,即然塵埃落定,候選人的命運都已裁决人民手中一票,落馬人暗然消失,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出現握手不言火的局面,記仇不過三天。
只是在路旁,還能見到稀稀落落的標語、海報•是否還在依戀那短暫的烽火時日,還在追算新仇舊恨•總之它給了市民帶來了不雅的感覺,政客先生們,應該以身作則帶其人民提昇環保意識,打造一個整潔美麗的城市。
那天路過x议员服務所見大門緊閉,有謠傳可能從此關門大吉,因老板敗選後出國吃風,也有說可能這次敗選從此退出政昙,說拜拜•总之衆說紛紜•誰知昨天卻亮相於答谢选民中,有人关切问及有關服務所開放時日,他表示要等一段時日,讓他調整身心,看來我們這一區基本設旋,民生課題一簍簍•於是民间有争执•
「你家名狗不见不会报警?」,水沟积水蚊虫滋长,不见有人前来清理,唉!唉!唉!•••平時服務所處理都是這些銷碎又銷碎的課題,現在卻投訢旡門,選民不免感到失落,更有人覺得都是月亮惹的禍。
在母親年代,每逢修橋築路,大家都說大選要來了•可見當時市民無知,衙門的官僚,如今大選已過,南蘭律大道還在提昇,築路工程不因敗選而停頓•每天路過總是感概万千•在下一介草民單憑手中一票,也求不了你我的今天和明天。
當然災情出爐之後,閉門會議,議論紛紛,有着各異的板本,說得難听只不過各自自設下台階,最令人啼笑這廂嘁下台,那廂喊挽留,戀棧本是一種政治心理戀態,若不以人民手中一票决雄雌,也難消除心頭恨。當然軍中無大將,唯有學諸葛獨彈獨唱,輕吟「空城計」•這次吟唱的是「真空」啊!因為衆叛親離劇情也不是由你創新。
記得當年盤根老樹攀倒,消息傳來,有一老嫗當街嚎啕垂胸大哭,一老耆當場暈倒不爆斃•老樹返鄉萬人空巷迎接,什至有人欲燒某報大跳忠字舞,因老樹敗北嫁禍某報,害得主笔被贬南海,命运形仝苏东波•••這一切的一切,早已煙消雲散,當家寻找替死鬼的早已忘得一乾二凈,没法子,誰叫我人活在一個建忘的年代,什麼是歷史教訓也無知•天滅我也•有人說上帝要你死亡,先叫你瘋狂•你見到群魔亂舞的陰影,溶在人間每一個人的心中,這次死定了•星星之火,可以遼原。•••
路过咖啡店,高朋滿座,談笑風生,這是一個太平盛世的浮世繪,我心中暗暗地禱告。
Sent from my iPad
Ah Meng@Ah beng..亚明有着千变万化的面孔,不是无脸见人,而是不顾现出户山真面目,以免使人言之面目可憎,因为世人均以虚假嘴脸相处外,背後均拥一把厉刃.
Popular Posts
-
讀「散步阮台南」 石雨 我曾是台南行色匆匆的過客,那是十几年前的舊事記憶。 如今在都門書局,無意中購得「散步阮台南」,作者黃小黛•再次勾起我對台南的記憶,不過那台南不該属於「阮」(闽南語:我)。 在印記中:台南沒台北都市的繁華,民風扑素,對外來過客總是那么彬彬有禮,言語舉扯總...
-
昨亱我們在搓湯圓,廚房鬧烘烘,充満孩提的笑聲,窗外飄著小雪•心想中國南方天空會下雪嗎? 「傻蛋,不下雪,怎麼會有冬至•」大姐往我頭上打了一下笑著說• 「唉喲!」我嘁了一聲,嚷着:「打人不可打頭,長大會變傻瓜•」 「你本來就是傻呼呼•」不知誰說了一句,引來一陣哄笑,母親卻說:「...
-
一张旧照片、一则旧事 …… 宋志明 [ARPS] 心中在寻一张旧照片、那是 50 年前 [ 学生时代 ] 首次走访石隆门 [Bau] 仙洞 [Fairly cave] 的记忆。那时我们是攀着树藤而上、到了洞口引面而来是一群掠惶...
-
(一)《异教天真》。 《异教天真》是杰夫的第一本影集,1960年在伦敦出版,内收黑白照片80幅,是砂捞越达雅族的生活摄影,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也是杰夫的好朋友麦唐纳氏写序介绍。这是出版史上第一部这类著作,所以出版以后轰动一时,重印了好几次。在法国和瑞士出版的其它...
-
不丹, 深呼吸… 文与图:宋志明[ARPS] 选在秋末访不丹这美丽的山尘王国, 不疑有他, 只图一个[静] 字. 去不丹要有心里准备, 这里什么都没有, 除了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外, 真的什么都没有. 其实不丹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享受阳光与自然景观, 让你放下轻...
-
1956 年話別。左三师母曲慧芳女士。/左五陈一征老师.左右为陈老师公主、公子。 教育家陈一征澳洲逝世 知名教育家陈一征先生于昨日(11日)澳洲时间凌晨5时逝世,享年87岁。 陈先生在五⑻年代由中国南来,曾在新加坡南大执教,之后进入大马,先后在东马砂拉越、西马霹雳...
-
認識當年詩巫資深記者劉世久(SK.LAU),那是遠在1970年代吧,至到他2004在北京去世,算來與他也有34年的交情了,這人生中最輝煌的三十個春秋結下的友誼,我們由終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他突然"不告而去",雖然沒有"...
-
2008年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受访时曾说: “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 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如地方性,技术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份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 使我转向其他文明。 砂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