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Monday, April 4, 2011

鼎边糊变奏曲

鼎边糊变奏曲

那天与老刘到一福州新张咖啡店叹早茶, 特别叫了两碗福州美食[鼎边糊], 事後老刘叹道: 想不到鼎边糊出了拉让江口来到猫城, 口感变了样, 还是家乡味道較传统。
到了今天大家的口味敏感度已到达毫無境界的階段, 只要沾了一口, 立即反映出來. 其实吃鼎边糊旨在回味, 正如刘家昌当年歌曲一样.[ 凡事只能回味]
高中时代, 我与同学常到学校对街一小巷摊位吃鼎边糊, 一大碗才两毛錢. 三毛錢的无肉乾盤麵, 我们都無法消费. 可見中学时代, 大家都是口袋紧巴巴的穷学生. 由於鼎边糊便宜, 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毕业後, 在書信中就常提及我们一起吃鼎边糊的岁月. 有位留台学长, 他还幽默地告訴我们, 在台湾小食摊小吃只计菜錢, 小碗飯任吃無耍, 实在令人羡慕不己. 那时我们在马克律夜市, 空心菜一碟两毛錢, 白粥一碗一毛錢还喊贵呵。
那天重归打铁街溜踏, 心中就想找昔日一卖鼎边糊的小摊摊. 今日打铁街早变了样, 那里还能听到叮当响打铁声, 再说昔日的瓊枝茶楼, 南方旅舍, 这些风化场所早已不知去向。
在误打误撞中, 突然在一小巷尾, 找到一鼎边糊小食店, 眼中一亮, 兴奋心情不在話下, 也见一长龍人潮, 他们是否与我一样, 鼎边糊寻芳食客. 问及价錢一碗三块, 心中还在呼喊不贵! 不贵! 随着时光我人的价值观也在改变. 令人感到惊訝, 那鼎边糊的师博还建在, 不过看去似乎老些, 後來旁人提及, 他原来是鼎边糊後人第三代, 心中不禁哇地一聲. 这冷门的行业还在继代相传, 鼎边糊的味道一定炉火纯青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