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巒又綠遠山里 •••••金馬崙追記 金馬崙是我心中一點綠,那天上山,已是黃昏時刻,又加上半途煙霧迷朦,唯有減少車速,行同龜爬山,難免引來車後的拉叭聲,心急的趕車人•沿途走走停停,也見路旁沙蓋土著攤子,只是人去攤空,也見半山有人停車路旁,人群於黃昏時刻見最後一道晚霞。 金馬崙溶在風巒又綠遠山里,小鍞就掛在半山腰,相繼出現相距不遠中•似乎有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氣派•亱宿鄉村洒店,氣溫十度以下,就是緊關窗戶,窗外寒流依然穿縫而進•亱間這里寧靜一片,窗外漆黒不見五指,只聽夜間私語,夾以電視聲響•••。 一亱無語•山中黎明,居然聽到雞啼,雞嗚早看天,是啟程的時刻,駕車滿山跑,路過茶園,路過菜圃,見過花園•這就是金馬崙高原的真情流露•金馬崙在晨光中苏醒,在 BOH TEA 中心叹早茶,可欣赏山下一片窗外锦缘,缘油油的景色,是云层把阳光分道扬标,斜斜射在山谷中,偶而来了一阵微风细雨,雨絲朦了窗前玻璃,就像電影畫面的Closed Up 一样,展转另一副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茶座设计简单、就像一座小屋凸出在半山腰,屋下半边腾空没有支柱,让人感覺好似浮在半山的雲層•茶座另一边有一长廊直通工廠,有專人解釋茶業的運作過程,讓人嗅出茶葉的芬芳•间中小卖部,提供多種口味的茶葉,就是平時少品茶的你,在盛情之下,也难破费了•这里还有一间小小放映室,专門放映種植茶业的历史和茶園的採茶过程•之後我們也下山步行至山下茶園走一趟,深切體會茶圃生涯,不过只是骑马看花,或蜻蜒点水式,行色匆匆地撓了一大圈,途中不見採茶女,確碰上了蜂狂浪蝶,飛舞在茶树中。 路过菜圃,在一縷縷黑色塑纲覆盖下,绿青的菜苗正伸出懒腰迎第一道阳光的到来,那是生命的开始,也是成长的过程•我们每天在吉隆坡所吃的新鲜蔬菜,都是来自这里的供应库•菜圃也種殖果樹,祠养鸡鸭,一片乡野风情,遂渐舒懷在心中• 这里花园景緻處處皆是,雖然不是夏天,卻處處聞啼鳥,不見蟬叫聲•花團簇錦,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應是花圃的最佳寫照•來到花市,也是菜市,見到人山人海,心中不禁問及,今天是市集嗎?旁人回應天天都是如此,不過今天是週日,遊客特別多,我們也擠在人群中,走走看看,東挑西檢,也賣了不少新鮮蔬菜水果帶回都門,間中也不缺仙人掌。 臨行前夕,我們還光顧這里火鍋小店,外面正下着一陣山雨,冷冽天氣,卻是有點活在中國北方的感覺,只差店外行人匆匆,赶在雨中,而不是風雪夜歸人•好了,祭完五臟廟,雨也停了,撐把傘踏着笑 聲步行回到民宿•剛光顧的火鍋小店,深亱不打烊,在深山里聽來卻是怪談呵! 路過一死湖,湖水濁黃,是否過度開發引來後遺症,為了旅遊觀光事業,為了應付大量遊客到訪,這里正大興土木,山路也獲得改善,一些交通意外純是人為關係。 我們這里也有國外景緻,也不知國人如何要向國外尋找旅行空問,歸來後我心中不禁打起問號。
Sent from my iPad
Ah Meng@Ah beng..亚明有着千变万化的面孔,不是无脸见人,而是不顾现出户山真面目,以免使人言之面目可憎,因为世人均以虚假嘴脸相处外,背後均拥一把厉刃.
Popular Posts
-
讀「散步阮台南」 石雨 我曾是台南行色匆匆的過客,那是十几年前的舊事記憶。 如今在都門書局,無意中購得「散步阮台南」,作者黃小黛•再次勾起我對台南的記憶,不過那台南不該属於「阮」(闽南語:我)。 在印記中:台南沒台北都市的繁華,民風扑素,對外來過客總是那么彬彬有禮,言語舉扯總...
-
昨亱我們在搓湯圓,廚房鬧烘烘,充満孩提的笑聲,窗外飄著小雪•心想中國南方天空會下雪嗎? 「傻蛋,不下雪,怎麼會有冬至•」大姐往我頭上打了一下笑著說• 「唉喲!」我嘁了一聲,嚷着:「打人不可打頭,長大會變傻瓜•」 「你本來就是傻呼呼•」不知誰說了一句,引來一陣哄笑,母親卻說:「...
-
一张旧照片、一则旧事 …… 宋志明 [ARPS] 心中在寻一张旧照片、那是 50 年前 [ 学生时代 ] 首次走访石隆门 [Bau] 仙洞 [Fairly cave] 的记忆。那时我们是攀着树藤而上、到了洞口引面而来是一群掠惶...
-
(一)《异教天真》。 《异教天真》是杰夫的第一本影集,1960年在伦敦出版,内收黑白照片80幅,是砂捞越达雅族的生活摄影,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也是杰夫的好朋友麦唐纳氏写序介绍。这是出版史上第一部这类著作,所以出版以后轰动一时,重印了好几次。在法国和瑞士出版的其它...
-
不丹, 深呼吸… 文与图:宋志明[ARPS] 选在秋末访不丹这美丽的山尘王国, 不疑有他, 只图一个[静] 字. 去不丹要有心里准备, 这里什么都没有, 除了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外, 真的什么都没有. 其实不丹的最大的卖点就是享受阳光与自然景观, 让你放下轻...
-
1956 年話別。左三师母曲慧芳女士。/左五陈一征老师.左右为陈老师公主、公子。 教育家陈一征澳洲逝世 知名教育家陈一征先生于昨日(11日)澳洲时间凌晨5时逝世,享年87岁。 陈先生在五⑻年代由中国南来,曾在新加坡南大执教,之后进入大马,先后在东马砂拉越、西马霹雳...
-
認識當年詩巫資深記者劉世久(SK.LAU),那是遠在1970年代吧,至到他2004在北京去世,算來與他也有34年的交情了,這人生中最輝煌的三十個春秋結下的友誼,我們由終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他突然"不告而去",雖然沒有"...
-
2008年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受访时曾说: “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 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如地方性,技术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份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 使我转向其他文明。 砂拉...
Thursday, April 28, 2011
風巒又綠遠山里 •••••金馬崙追記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