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Posts

Monday, September 30, 2013

來自歌楽島的親戚•••



由於歌楽島住着外袓母及一般母親外家多家親戚,因此我們歌楽島親戚多人,來往頻平常,頗為熱鬧,因此小時候感覺特別熱鬧,平常夜間他們會各別划着小舟前來,停在屋後小溝曬台上,走親戚,話家長,只記得母親一杯熱咖啡都把大家情緒弄得頂高,到咖啡已冷,夜已深正是人走的時刻,大家也依依不捨,期待另一次的相聚•就是不知那時候,人情為什么如此之深如此之厚•
只是不知何時來自歌楽島那批親戚蹤影消失得如煙,原因隨著時光消失,有人早已不在人間,不過他們的笑聲,話語毎當深夜彷彿來自屋後曬台,小河流水中,如今小河已經長滿毫草,把小河逐漸吞失,人們早已遺忘昔日情懷•
當年還沒自來水的時代,這條小河供應了我們飲食蔬洗,記得深夜兩點時分,正是潮漲時刻,家家戶戶點着小小煤油燈,點燃了河岸,大家都在汲水忙碌,至到黎明時光來臨才逐漸休息,那是我兒時最有趣的記憶•
一條河養育著一代人,後來隨著地方發展,添土改變那一代人的命運,石尿森林代替了木屋,那一代已發展為一繁榮商業區,車水馬龍,幾時居住那裡的居民,不知幾時遷移到那裡,也沒引起人們的注意,再也不見那些划船而來的歌楽島親戚•
其實"歌楽島"是後人加上的名稱,那時我們稱那遙遠的地方叫"過港"•必須划過對面島嶼一叫"穿港"而過,"穿港"充滿鬼異,神經兮兮,大家都小心異異,再渡過廣濶的拉讓江,抵達後院的小河抵達我家曬台,為了一杯熱咖啡,走親戚、話家常•如今隨著時光流逝,只能當著昔日回憶而已•
31•08•2013。

Sunday, September 29, 2013

藏書記



吳哥之美[蔣勲]

我是為了尋找美而來的嗎?
沒想到,我所得到的更多•••
吳哥城像一部佛經,經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圓、月缺、花開、花謝、生死起滅間誦讀傳唱,等待個人領悟。蔣勳說:因為微笑,文明不會消失•
我就因為高棉的微笑,走訪暹粒吳哥窟,尋找消失的皇朝•
吳哥
位於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築雄峻和浮雕精細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建築群•曾是一座輝煌繁榮的王城,卻受戰爭病疫的無情吞噬,在熱帶叢林裡湮沒成一片廢墟,而今,文明重現•它是印度與佛敎信仰的藝術極致;是在方正與有無中體現最深的東方哲學;是身體向上攀爬時的心靈朝聖;是在山與水之間尋找人的定位•
吳哥,使每一個人走到廢墟的現㘯,看到成住壞空;看到無所不在的微笑,被清晨黎明淡淡的陽光照亮;看到壁上女神舒捲的指尖,從心底記起了美•娓娓訴說著吳哥王朝諸寺遺址,雕刻美學,儀式空間最細膩美妙的景緻,觸動你我最本質的生命底層,那樣深刻,又如此寧靜•

2\。 新村(The New Village)電影小說

小說喚起了昔日的記憶•
電影將在81•08•2013。國慶節全國戲院上演•不知何故不了了之,也許其主題觸及敏感•
電影導演黃巧力寫著"1948〜1960 年,馬來半島陷入了緊急狀態,許多散居在森林邊緣的華裔墾耕者無辜地被英軍陸續集體遷入集中營,他們被迫造別自由、籬笆,哨兵,戒嚴,大鍋飯瞬間闖入他們原本平靜安詳的生活;當時,有的年輕人選擇加入英軍的自衛隊;有的年輕人選擇走入森林,加入游擊隊,拿起武器對抗英軍•許許多多生長在那個時代的華人,經歷著從未想象的激烈變化,在痛苦與掙扎中求存,惶恐度日;他們卷入了大時代的漩渦,無法自主,紛紛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就是這樣的一羣人的悲壯經歷,多年來一直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
這一段歷史,在[新村]小說中,告訴年輕一輩,自由和平日子,並不是無需付出代價的•
截稿時影片再度受到檢查,是否在國慶節上演,試目以待•我在Astro 節目中看到預告片,拍得粗糙很假,我國電影制作有待提升•

3\ 大師莫言 [蔣泥]

他是中國笫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本土作家•
諾貝爾文學奨評審認為他的作品通過魔幻與現實,歷史與社會多視角的融合,莫言創造了一個錯綜複雜讓人聯想到威廉、福克納和加西亞,馬奎嘶作品的世界,同時他在中國傳統文學及口述文學中找到了一個出發點•

4\ 候鳥微積分[木焱知詩集]

木焱是生活中的詩人,他的短詩則是點點星光,散發夜裡的溫馨•
木焱的短語以候鳥之姿隨自然之語起舞鳴唱,引領讀詩人穿過每一個片刻,汲取其中的苦譅與幸福•
當風吹拂過一棵樹,製造耳的潮騷或是心的落葉,而木焱就有了詩•
短詩不易寫好 ,短詩,都是靈光乍現乍滅時捕捉到最真最純的文字,有些短詩直接了點,不過經歷不同的體驗與磨練,它就是閃現的星子,越來越眀亮,最終,他成了詩人•
不管是在倒退的年代,還是謊言的時代,木焱的詩都是真實的聲音,訢說有形的風景和無形的傷痛•
短詩的木焱,有一雙童稚的眼睛•回到詩的上游,國風•
在算術、勞動與仰望裡,木焱隨時携帶著一顆可以振動天空的心•

5\ 威尼斯日記[阿城]

阿城的威尼斯好看且耐看•
他像一個詩人,一個紀錄片導演,一個以精煉缐條下刀的雕刻家,唯獨不像一個逰客,一個見到什麼都大驚小怪的外來者•他說故事的本領太高强,這日記讀進去,人就捨不得出來•

6\ 工作大不同[妹尾河童]
每個工作㘯所都別具特色,每次窺看都楽趣無竆!

7\第七天[余華]
[兄弟]之後七年余華最新長篇小說•比[活著]更絕、比[兄弟]更荒誕•
我們仿佛行走在這樣的現實里,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坦•或者說我們置身在一個奇怪的劇院里,同一個舞台上,半邊正演出喜劇,半邊正演出悲劇•••與現實的荒誕想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

8\就這麼漂來漂去[韓寒]
韓寒〜作家、賽車手•
作品包括了長篇小說、散文、雜文等,多姿多采,目不暇給•
他說:人小的時候都有很多願望,但這一個我記住了
就這麼漂來漂去

9\龜島少年[花柏容]
生活是厚的,重的,有時候也是髒的,
柏容卻能以軽馭重,在生活的細節中,一一磨塑他的粗糲,而溫柔盡現。〜吳鈞堯


10\雙城通訊[張惠菁]
上海〜它們在最日常的生活㘯景里搖㨔了我,使我走入無法向身邊旁人道出的經驗•它是發生在一千年前那㘯我不曾趕赴的筵席,或是萬里之外某座森林里我不可能聽見的聲音。•••
台北〜 陷在情緒裡時我們都很林黛玉,在這過程時我們好怕被看做不正常•其實何必用約定俗成的[正常],去限制情緒擺盪的幅度過?本來沒事,是[正常]把事情不正常化了。•••

11\挪威的森林(電影特別版)村上春樹
是依村上春樹改篇的電影小說,說的"挪威的森林卻不在北歐的挪威,森林也不是森林•
12\天機 富春山居圖〜源子夫著小說版
小說因拍成電影而聞名,加上著名影星參與演出,不過其娛樂文化卻不能持久•

13\城南舊事[林海音Amy Lim]
林海音的舊北京記憶,充滿藴馨感人,相信除了老舍舊作難找第二位•

14\請把我留在
最好的時光里[莫梵稀]
有一些旅行,就應該,輕描淡寫;有一些人生,就應該,隻字不提•

15\流星雨[三毛散文集]
三毛[1943〜1991]夲名陳懋平,後來感到"懋"難寫,改名為陳平•初中時就到墓園讀閒書,可見其性格反逆的一面•旅行和閱讀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最快樂和最疼痛都夾在其中,她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應到前世的鄉愁,就搬到那裡,與苦
戀的荷西•從此寫了不少有關沙漠散文,瘋魔全台,掀起一陣"流浪文學"•

16\工作大不同[妹尾河童]
超級好奇觀察家妹尾河童:[每個工作㘯所都別具特色,每次窺看都楽趣無窮]包括了動物醫院、氣象厛、菜園•••。

17\野草[魯迅插圖本]
收集了作者1924〜1926 散文詩23 篇,值得一讀•其中包括了:"秋夜"為我所愛,有一次在一文友交流會中,我朗讀這篇文字被批為無聊,我說它是中國文化大師魯迅先生的作品而把對方結嚇倒,想不到先生的名字還可唬人•

后記:那次在都門,巧遇了大型"華文書展",兩岸三地的書籍都浮出台面,愛書人遇竊難逃,我命休也!

19•092013。
都門、中秋節•
4:20pm

八月中秋月當圓



七月中元還未到,八月中秋月餅已匆匆上市了,可見商人手腳之快非凡人能比,早上讀報,本地(Local) 中秋月餅不漲價,與泊來品相比上了一節,只是泊來品(來自西馬,並不包括港台、大陸)包裝設計充滿了中秋佳節氣氛富有中華文化氣息•與本地產品相比俗氣得多,旁人見之說是賣給拉子算了•
從小就聽到中秋節,"吃"月餅,長大後才知中秋節嚐月餅,年輕時候也曾參與中秋節活動,好似也聽過中秋節與反清復明有關,話說農民選在這一天起義,是因[明朝]與月亮有關是在它的明亮•
只是年紀一大,對中秋似乎越离越遠、中秋聯歡晚會好似屬年輕一代了•記得當年華團青年組所舉辧的晚會是在中華總商會露天頂上,後來商會改成,樓頂形成一室內禮堂,供給集會塲所,就是中秋晚會似乎成了大人先生噴口水的良機,月餅只是陪襯•窗外烏雲摭住了明窗•
在我的一生幾乎沒見過千里照明月的景色,只是半夜小解,偶而見之•只記得年輕時代,幾位知己中秋亱晚提著燈籠到處逰走在田硬上,那是快樂的夜晚,如今天散一方,幾時在相聚,分別頭幾年大家還在面子書見到"中秋節快楽"後來也不了了之•
在都門忙碌生活,使人忘了節慶的存在,要不是見到中秋月餅的擺賣,也不知中秋節快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免想到故人昔日相聚的情景,母親一定多炒兩碟小菜,父亲总是骑着单车背後载着一打"鹅江汽水",一家乐融融•只是日月如梭,时光流逝而过,如今只能成为记忆•那年中秋我在香江渡过,那一天是公共假期,晚间大家都提着灯笼上山赏月,真有意思,那夜我也与友人上登山赏月,下山时夜色如霜底家门时已过深夜二时,真是感到深秋凉意•
31•08•2013。

我在吉隆坡的日子



吉隆坡人潮汹涌,也不知为什么,人人都是失魂魚,听说那些都是來自外地的逰客,真正的吉隆坡人都不出门,通常都到附近巿坊走马观花,享受冷气,因為在外或家居气温都三十度以上,在吉隆坡住久了準生病,在私人医務所看病凖要等上老半天,当地人生病看医生只拿药不打針,这与东马现象有别•
吉隆坡是逰子的城市,一點也不假,有次過年我陪孩子們在吉隆坡過年,嘩!平日車水馬龍的街道空無一人,購物坊年初一照舊營業,只是門可羅雀,都門購物坊迎春盛會則是人山人海,把老北京舊文化都搬上舞台,來自中國的藝人引吭高歌,徧徧起舞,使人陷入舞獅舞龍的天僑文化陚以椰風蕉雨帶來春的氣息•春字倒㝍,說是春節到了•我們這裡沒有春的季節,何來春節,早年我們稱春節為新年,那是按華人習俗而言,除夕則稱為二九咪或三十咪;近年則稱為農曆新年或華人新年•華人新年列為公共假期,普天同慶,而梹城則列外把農曆初九天公誕列為"福建人新年"那天禁炮在那裡失效,鞭炮響徹雲霄•而吉隆坡天空,偶而點綴了煙花•新年禁炮在我老家則形同虛設•
華人新年假期,馬路車輛稀少空無一人,則成為飈車心意,時不時來一㘯違反交通規則的表演,令人湼了一把汗,交警那裡去了?放大假,非也,多跑到高速公路與飈車者對峙•在高速公路上,一班飈車者駕馭名牌車跟本沒把公路交驚放在眼裡,享受於高速駕駛中,令人想之這些目中無人的"馬路流氓\馬路英雄"那把路邊交警放在眼球•
吉隆坡人說皓也皓,也有列外顯出都門人的另類•有時同住一共菅公寓,都不知對面人的身影,因為大家出門回歸有著不同的時間,連說聲 Hi 的機會都沒有•
吉隆坡的日子大半都在購物坊渡過,這里可享受免費冷氣,早餐就在麥當勞、午餐在"老油鬼鬼"吃碗廣東粥,啃油炸鬼,午後就在Toast 喝杯苦咖啡與咖椰羅地,何楽不為•吉隆坡是消費頗高的城巿,名牌店到處㫮是,要買冒牌貨,唯有進軍"茨產街"•那里"貨真價實",則是老外的購物天堂•衣服穿在自家身,有誰在乎購自那里,CD,DVD 聽完,看完就丟,這些濓價時尚文化,取之不盡,用盡添新,時速之快,令人咋舌,時尚加潮流,現代人何去何從•
吉隆坡是個蠻清潔的城市,只是城巿人個個是夜貓子,三更半夜還在祭五臟廟,若遇足球賽,不一定卋界杯,夜市總是高崩滿座,大家一邊大快朵頤,雙眼直望高架上的銀幕,這些大半是賭家,吉隆坡天氣熱,夜間出外消費是最佳的藉口•

12•09•2013。
4:32am.

我在人民廣場啃炸雞



深夜
我聽及
"我在人民廣埸啃炸雞"
卻啃不出味道
明知那是南柯一夢
卻讓我流出口水
K夢也、醒也
縂是相距的
南轅北轍
我走我的陽光道
你度你的獨木橋
日出、黃昏
我耳濡目染
總聽及
那嘶啞的叫囂
"我在人民廣場啃炸雞

22•sep 2013
2:03 PM
#"我在人民廣場啃炸"是一首搖滾歌曲.



Sent from my iPad

試寫中秋節



閃閃爍爍
在田埂上
掀起的燈籠
我們的童言童語
就這樣編制
幾時隨風而逝
當喚醒時
夜已深沉
屋瓦上
雨水曾走過
夜色告知我
今亱是中秋
昨亱風雨聲
隨著心情



是滂沱大雨
是不斷的雨絲

21 sept 2013
1:30am



Sent from my iPad

漂流記



人流浮沉在書海中
尋尋覓
浮標只在心靈
游人迎了過去
引來海鳥的追啄
它的名字
叫啄木鳥
每天開工
咚咚
這裡是海洋嗎
在一片深綠地帶
人們早已遺忘
濕地
我的夢中夢

Sept 20 6:40pm



Sent from my iPad

Sunday, September 15, 2013

星的联想




辽夐的暗影里一盏灯多么茫然
每夜,我仰脸打这儿走过
那灼蓝的眼睛也移动着吗?
呵,面对一颗星
我心中荡响淙淙的水声

浓黑的雾又升起了,如扩散的忧郁
请垂下你发光的长臂
且紧紧握住我求救的手掌
悲哀藏在踝下,请让我们踹踏它

让我们乘坐传说中的那只白鸟
越过文明、越过街上喧嚣的猛兽,和
原本越不过的人与人的距离
而爱,平原上绿满了树林

时间总爱装扮成偷袭的刺客
向生命的丰房洗劫
何需惊矍?且让我们与它开个玩笑
将黑发白发剔成一只月亮

然后飘向鸟鸣和唱的音乐室
梦的花园、神话的王国、庄周的蝴蝶悄悄合翅
我们在上升的风景中舞蹈
向宇宙索求万籁的安静

哦,永恒的波浪缓缓呼吸着
梦呓像成熟的果实落下来
你在小小的满足中睡着了
明天,我们将到永恒之外垂钓......

呵,星去无踪
我在地平线上倦卧着
东方的裂帛声隐隐传来
而心中的泉水仍翻涌一句话:
何时她才临流捧饮那孤独的影子


附录: ●张光达

心中荡响淙淙的水声
--读李笙的诗

李笙的诗,基调大致上是属於现代抒情体式的本格,源头可追溯到台湾的林泠、郑愁予、杨牧、罗智成等诗人的抒情风格和语言概念。他在抒情体式的语言本位中,强烈的经营一种文体家所孜孜追求的倾心借力,力求语言的概念和观物视角的融合畅通,因此我们读到的是文人心境与现实关怀的并行不悖,在覆沓的抒情语言中具备时代精神和现实体认。李笙的诗本身推翻了抒情体式与现实素材的格格不入论调,反动了抒情体式与古典文化的胶着混合模式,更直接质疑了现实关怀与马华现实主义的粗率意识形态。
李笙有一首诗《伤口犹在唱歌》写历史的血腥暴力事件,抒情语调在这里转为深沉悲抑,题旨隐而晦。诗人李笙抒的是一种悲情,对於一件重大史事(中国六四)的悲愤无奈之情,他只抒发心中的感受而不发议论,相对於那些好发议论的政治诗,读者更可以感受得到诗中充沛的历史悲剧气氛,比如这一段:
爆炸声曾轰笑过数千遍
哭过。层云依旧昏聩飞过
然则族谱上翻掀的手不颤悸吗
从空白到最末一页
埋沉在腥腐底井穴
一把捞起便是一撮黑骨
相比之下,李笙另一首诗《我们亲爱的萨达姆·胡申总统》就犯上了好发议论的毛病,全诗五节以“勇敢的战士”、“仁慈的长者”、“伟大的英雄”、“神”、“一界碑”,或采用反讽的手法,或议论老套陈旧的观点,可谓极尽丑化萨达姆·胡申之能事,我们在这里看到非文学性的企图严重伤害到诗的自足性/艺术性。李笙所擅长的抒情体式在这首诗中消失不见,读者只听到一个文人知识分子不住发出情绪化和刺耳的声音,而最令人失望的是这些议论的内容皆无新意,跳脱不出一般报章的典型化观点,虽然看得出李笙在诗最后一段尝试做出努力,试图扭转诗中微弱不堪的局面,以一个较有新意的历史意象语言作为结束:
面对天空封锁的幢幢黑雾
凌厉的闪电,一边隆隆直滚而来
除了最原始的孤独和欲望
历史,巍巍在一个激烈碰撞中
无声地,滑脱出地图......
最后两句堪称佳句,但并不足以提升整首诗的生命力。
  李笙所擅长的是抒情语调的风格经营,我们发现到诗人能够在抒情体式的语言氛围中,把握到日常生活中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话语言系统,当然这种对话是诗人观物后审思的辩证。比如他的《海的疑惧》,写他在海边读着一些熟悉而遥远的诗集,抒发他对於这些诗集的微妙情感,还有和海风若即若离的对话:
当海风只余下寒凛的松声
我在海边浣足,抚摸着
水在温暖中的冷意,迅速的
天空全黑了下来,晚云下
一只灰鸟恹恹扑飞......
滚滚东流啊,我们能够任由
飞鸟离开树林孤飞任由
梦在梦中忧惧任由
时间在时间中毁失任由
啊,历史在历史中空白?
  在《海边纪事》一诗中,李笙继续和海对话交谈,抒情语调的经营中有前辈诗人林泠、郑愁予、罗智成的影子,仿佛他在和前辈诗人对话,那个来自海上的水手形象是如此的鲜明,整个对话的过程有了传承和转化的况味,自然和谐的在诗中流露渲染:“仿佛一个爱,溅开,在他们仰起的脸上......而我困顿的倚着断木/多么像一名潜逃的士兵,流亡来此......”,“我是错失了年代的岩石小小/漂流来此,世界已渐渐昏暗”,“当海浪惊吓了我的坐姿/我清楚听到了,一排迅速远去的笑声......”。我们读到诗中的倒装句、拟人化、音乐性,这些现代诗抒清体式中最动人的声音,在李笙诗句中毫无保留的融会贯通准确发挥了。《海边纪事》最后一节吸收各种表现手法,兼及许多优点,诗句中充满了几何线条美,错落回环,反射激荡,参差处自有其动人的音乐效果和图画性,想像的幅度颇高,已经开始触及了科幻宇宙的宏伟美感:
我愤力挥掷出去,一块顽石
想像那是殒星,沿着切线
迅速的离开了阴郁的地球......
啊,纷纷回撞过来
那是大海久已遗忘的爱吗?
《星的联想》是李笙1989年的诗作,富有恬谧温柔的抒情风味,对星夜的幻想充满轻柔的童话色彩,明显的带有林泠和罗智成的痕迹。台湾诗人杨牧论林泠的诗曾说:“童话臻于最美丽善良的时候,是一首充满暗喻的抒情诗......”(详见杨牧《文学的源流》洪范书店,页25。)《星的联想》的婉约柔美和含蓄朦胧颇能代表大部分李笙诗的抒清格式,《海的疑惧》和《海边纪事》也是如此,诗人向海说话其实是向他的内心探索的对话成果,藉着向海的对话,诗人走进一个内心思考的世界,一个诗人理想真实的世界,这一切配合诗人自然流转的语言节奏,令人喜悦,也令人沉思忧虑。《星的联想》比起1998年的《水之七变》,少了一份隐晦,却多了一份舒适,林武聪在《石在,在水中,火种不灭又如何?》一文中说:“李笙大概在88年开始投稿,当时他的诗作我看着不错,但明显的还相当清涩......”(见林武聪编《石在》星座诗社选集,页9。)证诸《水之七变》和《老人》,两首诗都有青涩的语言弊病,看得出来那个时期有意诗宗洛夫,却只学得诗魔的表面晦涩的语言文字,而无法体会洛夫诗中所暴发的深刻杀伤力强的语境。1989年的《星的联想》和1990年的《明天,我想用醒目的黑体字写一首诗来抗拒你的飘忽》已经扬弃了青涩的诗语言,洛夫的影子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林泠、郑愁予、杨泽、罗智成等诗人的抒清体式的语言风格,李笙至此似乎开始找到适合自己性情的语言文字,这段时期收录在《云涌》作品选集的八首诗可谓进步神速。林武聪认为他是近年来砂州文坛上表现标青的少数新秀之一,在语言文字的掌握方面下过功夫。我本身并不很熟悉了解砂拉越的华文诗状况,只读过一些砂拉越诗人的作品,比较有表现的诗人有吴岸、田思、谢永就、林武聪,对於当地的诗坛新秀和活动不甚了了,说起来也感到很惭愧,东马和西马同是马来西亚人,却因为地理因素的隔阂,砂拉越对我来说显得那么遥远和生疏。我展读李笙在《云涌》里头的八首诗,很欣喜的看到迢迢的砂拉越有一位年轻诗人孜孜的经营抒情体式的现代诗,懂得如何建构形式结构。
  《明天,我想用醒目的黑体字写一首诗来抗拒你的飘忽》全诗共分四节,每一节第一行在规律中有变化,避开重复僵硬的机械化弊病,尤其是最后一节的第一行覆沓句换置为第二行,从中点出诗题,而第二行来一个抒情问语句,错落有致,跌宕成韵,在这首诗的结束也很精彩,“写实主义”和“解读”在大力滥用误解的今天,它颇可以点逗出这些术语的还原性质--平凡、朴素、实在。
  李笙同时还写图象诗,利用语言文字的排列技巧和形式来表现诗的思想意境,结合思想和形式来碰撞出新的声音。在《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一诗中,李笙站在90年代世界的最前线,写环保意识写全球化现象。他采取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大量重复的文字,倾斜的文字排列,十字架形状的文字排列,企图制造一连串的颤栗效果,撞击人类久已麻木失落的心灵,唤醒他们对环境课题的思想意识。这首诗在在令我想起林耀德,这位台湾已故的诗人的诗集《银碗盛雪》(洪范书店出版)中的都市诗/科幻诗或许给予我们的年轻诗人一些灵感和启发,写出李笙不同其他抒情语言的《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也看到李笙有多面化的潜力。
  对于陌生的砂拉越,我透过星座诗社常年文学奖作品选集《石在》和《云涌》认识李笙,认识其他砂华诗人。今年当我着手写90年代马华诗歌风貌的论文时,因为对于砂华诗坛的陌生和诗作资料的匮乏,逼得对它留下一页空白,这一点一直使我感到耿耿于怀,写这篇文章时不免心绪翻动,觉得好像是在完成了某件事。我想这一切因为李笙的诗,读李笙的诗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Thursday, September 12, 2013

我在吉隆坡的日子



吉隆坡人潮汹涌,也不知为什么,人人都是失魂魚,听说那些都是來自外地的逰客,真正的吉隆坡人都不出门,通常都到附近巿坊走马观花,享受冷气,因為在外或家居气温都三十度以上,在吉隆坡住久了準生病,在私人医務所看病凖要等上老半天,当地人生病看医生只拿药不打針,这与东马现象有别•
吉隆坡是逰子的城市,一點也不假,有次過年我陪孩子們在吉隆坡過年,嘩!平日車水馬龍的街道空無一人,購物坊年初一照舊營業,只是門可羅雀,都門購物坊迎春盛會則是人山人海,把老北京舊文化都搬上舞台,來自中國的藝人引吭高歌,徧徧起舞,使人陷入舞獅舞龍的天僑文化陚以椰風蕉雨帶來春的氣息•春字倒㝍,說是春節到了•我們這裡沒有春的季節,何來春節,早年我們稱春節為新年,那是按華人習俗而言,除夕則稱為二九咪或三十咪;近年則稱為農曆新年或華人新年•華人新年列為公共假期,普天同慶,而梹城則列外把農曆初九天公誕列為"福建人新年"那天禁炮在那裡失效,鞭炮響徹雲霄•而吉隆坡天空,偶而點綴了煙花•新年禁炮在我老家則形同虛設•
華人新年假期,馬路車輛稀少空無一人,則成為飈車心意,時不時來一㘯違反交通規則的表演,令人湼了一把汗,交警那裡去了?放大假,非也,多跑到高速公路與飈車者對峙•在高速公路上,一班飈車者駕馭名牌車跟本沒把公路交驚放在眼裡,享受於高速駕駛中,令人想之這些目中無人的"馬路流氓\馬路英雄"那把路邊交警放在眼球•
吉隆坡人說皓也皓,也有列外顯出都門人的另類•有時同住一共菅公寓,都不知對面人的身影,因為大家出門回歸有著不同的時間,連說聲 Hi 的機會都沒有•
吉隆坡的日子大半都在購物坊渡過,這裡可享受免費冷氣,早餐就在麥當勞、午餐在"老油鬼鬼"吃碗廣東粥,啃油炸鬼,午後就在Toast 喝杯苦咖啡與咖椰羅地,何楽不為•吉隆坡是消費頗高的城巿,名牌店到處㫮是,要買冒牌貨,唯有進軍"茨產街"•那裡"貨真價實",則是老外的購物天堂•衣服穿在自家身,有誰在乎購自那裡,CD,DVD 聽完,看完就丟,這些濓價時尚文化,取之不盡,用盡添新,時速之快,令人咋舌,時尚加潮流,現代人何去何從•
吉隆坡是個蠻清潔的城市,只是城巿人個個是夜貓子,三更半夜還在祭五臟廟,若遇足球賽,不一定卋界杯,夜市總是高崩滿座,大家一邊大快朵頤,雙眼直望高架上的銀幕,這些大半是賭家,吉隆坡天氣熱,夜間出外消費是最佳的藉口•

12•09•2013。
4:32am.




Sent from my iPad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八月中秋月當圓



七月中元還未到,八月中秋月餅已匆匆上市了,可見商人手腳之快非凡人能比,早上讀報,本地(Local) 中秋月餅不漲價,與泊來品相比上了一節,只是泊來品(來自西馬,並不包括港台、大陸)包裝設計充滿了中秋佳節氣氛富有中華文化氣息•與本地產品相比俗氣得多,旁人見之說是賣給拉子算了•
從小就聽到中秋節,"吃"月餅,長大後才知中秋節嚐月餅,年輕時候也曾參與中秋節活動,好似也聽過中秋節與反清復明有關,話說農民選在這一天起義,是因[明朝]與月亮有關是在它的明亮•
只是年紀一大,對中秋似乎越离越遠、中秋聯歡晚會好似屬年輕一代了•記得當年華團青年組所舉辧的晚會是在中華總商會露天頂上,後來商會改成,樓頂形成一室內禮堂,供給集會塲所,就是中秋晚會似乎成了大人先生噴口水的良機,月餅只是陪襯•窗外烏雲摭住了明窗•
在我的一生幾乎沒見過千里照明月的景色,只是半夜小解,偶而見之•只記得年輕時代,幾位知己中秋亱晚提著燈籠到處逰走在田硬上,那是快樂的夜晚,如今天散一方,幾時在相聚,分別頭幾年大家還在面子書見到"中秋節快楽"後來也不了了之•
在都門忙碌生活,使人忘了節慶的存在,要不是見到中秋月餅的擺賣,也不知中秋節快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不免想到故人昔日相聚的情景,母親一定多炒兩碟小菜,父亲总是骑着单车背後载着一打"鹅江汽水",一家乐融融•只是日月如梭,时光流逝而过,如今只能成为记忆•那年中秋我在香江渡过,那一天是公共假期,晚间大家都提着灯笼上山赏月,真有意思,那夜我也与友人上登山赏月,下山时夜色如霜底家门时已过深夜二时,真是感到深秋凉意•
31•08•2013。


Sent from my iPad

Wednesday, September 4, 2013

關於林太乙知一二

[讀者文摘]中文版.
童年的林太乙
林语堂先生全家福,父母中间者是林太乙。
林语堂先生全家福,父母中间者是林太乙。
是在动荡生活中渡过的。她小时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因为她长得白白胖胖,眼睛很大,额堂凸出一点,家中亲人既称赞她“真水”,又封给她“凸头”的绰号。林太乙五岁时,在上海入读觉民小学。因为比她大三岁的姐姐在学校总是考第一,当妹妹的压力就很大。她怕当“憨囝仔”,学习特别勤奋。小小年纪就戴上近视眼镜,自己常感到别扭不自在,而同学又给了她一个“四眼田鸡”的外号。在上海,林语堂专心致志写文章、办刊物,闲暇之时便与妻女跳舞、唱歌、做游戏,这个“新式家庭”充满了歌声、笑声。他对女儿要求很高,教育很严。他要孩子练习书法、背诵古诗文,学习英语,练弹钢琴等等。孩子在学校考到甲等,他总认为“理所当然”。在“不平凡”的父亲的“不平凡”的教育下,林太乙健康成长,成为学校的佼佼者。
国外就读
1936年初,林太乙尚未小学毕业便随家庭去了美国。经过恶补注英文后,插班进入纽约一所小学。在这期间,她沾了父亲“名作家”的光,在好莱坞和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会面,并拍照留念;又在父亲热情鼓励与安排下,在上海“西风”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散文《探火山口》;只差几个月毕业,林太乙又随家人去了欧洲,一度在巴黎恶补法语。1939年4月,林家又迁回美国。林太乙开始进入纽约陶尔顿中学就读。身在异国他乡,当然饱尝“外人歧视”与文化差异之苦,但聪明过人的她,善于适应环境和与人相处,很快地就受到教师与同学的欢迎,称之为“中国来的小女孩。”正当林太乙过上比较安定的学习生活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父母亲开始投身抗日救亡活动,特别是赤诚爱国的父亲,他是在美国的有名的中国人,“他的话美国人听”,更是四处奔走,演讲撰文,宣传鼓动,还多次发动募捐,为国内捐款送物,甚至于携妻带女返回炮火纷飞的祖国。
返乡重离
1943年初,林家到达陪都重庆,住进山区北碚,一家人过了一段终日与空袭为伴的灾难性的日子。同年8月,他们再次去美国。林太乙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赶上学校的课程。最后,她还是以获得“荣誉毕业生”的称号的优秀成绩中学毕业了。在这期间,即1943年,17岁时,她以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为题材,创作出版了第一部英文小说《战潮》。该书问世后颇得好评,评论家称之为“小妞儿版的《战争与和平》。”
再度回国
抗战刚刚结束,林太乙代替即将结婚的大姐再度回国,到上海任军医署长林可性医师的英文秘书,目睹战后满目疮夷的中国社会现实。返美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校外进修部选修英国小说与新闻学。“一心当作家”的她开始系统的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对莎士比亚、萧伯纳、王尔德、拜伦,雪莱、华兹华斯、艾略特等作家、诗人进行了研究。对于中国进代作家,她更喜欢张恨水和他的小说作品,如《啼笑姻缘》、《秦淮世家》、《夜深沉》、《似水流年》等。1949年她结婚了,嫁给华裔学者黎明(初任联合国翻译,后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生一男一女。
父之教育
林语堂有个独到的主张。他认为“社会是个大课堂,根本不要上大学”,又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不如在校外的所见所闻,何况一部字典在手,什么学问都可以自修”。于是,他什么地方都带女儿去。在国内上海,他们下馆子叫条子,在家里欣赏西洋音乐,也带孩子到杭州游西湖;在美国、在欧洲,他们一家人去探火山口,参观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看脱衣舞,到瑞士滑雪……等等。当然,林语堂是非常重视孩子的基础教育的。他自任教师,给孩子讲中外历史,讲哲学、讲唐诗宋词元曲,讲宇宙奥秘;还指导孩子记日记,做作文,鼓励孩子说“写得很好,有出版的可能”。如此家教,耳濡目染,对林太乙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当林太乙中学毕业时,林语堂认定太乙是个“文科人才”,便劝说女儿“不要上大学”,要求她“尽快踏入社会”,而且也竟然到耶鲁大学教中文,获得200美元的月薪。林语堂极力鼓励女儿大胆写作,使林太乙终身
《林家次女》图书封面
《林家次女》图书封面
受益。她回忆说:“我十岁跟爸爸学中文,他鼓励我写作,他文学上出类拔萃,也要我继承他的衣碎。”林太乙不负老父期望,终于走上文学的道路。
主要成就
林太乙继承“林家的艺术家的气质和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虽然旅居海外或港台,但长期默默耕耘在文学园地里,收获甚丰。她著有多部小说,多以英文撰写,并且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丁香遍野》、《金盘街》、《春雷春雨》、《明月几时有》等。她一度在台湾担任文艺杂志《天风》的编辑,而担任《读者文摘》中文版的总编辑却长达23年之久。1987年,她退休后定居香港,继续从事写作活动,著有《林语堂传》,编纂《语堂文选》、《语堂幽默文选》等,在海内颇有影响。她曾接受联合国文教组织的委托,将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镜花缘》译成英文,在美英两国出版。与黎明合编《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在香港出版;还完成自传作品《林家次女》,[1] 在内地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2]
编辑本段
人物年表

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龙溪。本名林玉如(后改名无双,再改为太乙)。
一九三六年(10岁)全家赴美,居于纽约。少年时常跟随父亲往返欧洲、美国与中国之间。
一九三九年(13岁)姊妹三人合著《Our Family》,在美国出版;有多种中文版本,书名《吾家》。
一九四一年(15岁)与姊妹合著《Dawn Over Chungking》,在美国出版。
一九四三年(17岁)出版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战潮》。
一九四四年(18岁)以优异成绩从美国陶尔顿中学毕业。获得耶鲁大学的中文教职。
一九四六年(20岁)著《The Golden Coin》,在美国出版。
一九五二年(26岁)四月,林语堂在纽约创办《天风》月刊,担任社长,由林太乙及夫婿黎明主编。内容类似《西风》,邀请旅美、英、港之华人作家撰稿。
一九五八年(32岁)著《The Eavesdropper》,在美国出版。
一九六○年(34岁)著《The Lilacs Overgrow》,在美国出版。中文本《丁香遍野》于一九七六年出版。
一九六二年(36岁)与家人迁居香港。
一九六四年(38岁)著《Kampoon Street》,在美国出版。中文本《金盘街》于一九七九年出版。《金盘街》及《丁香遍野》等三本小说,均被译成八种其他文字出版。
一九六五年(39岁)应聘出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
受联合国文教组委托,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译成英文,在美国、英国出版。
一九七六年(50岁)出版长篇小说《丁香遍野》(台北,远景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53岁)将长篇小说《金盘街》以中文改写后出版(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61岁)获台湾行政院新闻局颁发国际传播奖。
与先生黎明共同编纂《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香港,大盛出版社)出版。同年,与先生黎明定居美国华府近郊。
一九八八年(62岁)从《读者文摘》提前退休,共担任总编辑二十三年。
一九八九年(63岁)出版《林语堂传》(台北,联经出版公司),获得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1991年度台湾“国家文艺奖”。
一九九一年(65岁)出版长篇小说《春雷春雨》(改写自英文创作《The Lilacs Overgrow》)(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二年(66岁)出版长篇小说《明月几时有》(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四年(68岁)编纂《语堂文选》上下册及《语堂幽默文
《林语堂传》
《林语堂传》
选》上下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一九九六年(70岁)出版自传《林家次女》(台北,九歌出版社),获1998年度“中山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台北市优良图书奖。为父亲整理畅销作品《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重新出版。
一九九七年(71岁)《金盘街》新版上市(台北,九歌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72岁)出版短篇小说集《好度有度》,并自绘插画(台北,九歌出版社)。
二○○一年(75岁)出版长篇小说《萧邦,你好》(台北,九歌出版社)。
二○○三年(77岁)七月五日,因胰脏癌病逝于美国。
二○○三年十二月,遗作散文集《女王与我》出版(台北,九歌出版社)。
编辑本段
文化评价

自然质朴的笔触,勾起读者的共鸣;幽默灵动的描绘,为文字注入神采;乐观天真的视角,为阅读者打开宽阔的天窗;博雅知性的深意,让人获得启发;林太乙的作品篇篇充满着这样的魅力。
林太乙清逸简明、幽默达观的笔触,承袭自林语堂的文字风格,沈谦用“神定气闲,从容不迫”八个字形容林家文风。弦盛赞她有乃父之风:“表现出的文字清淡、飘逸,有理性的深刻,也有感性的抒情,让读者感受到宽和雍容的处世态度及丰富的人生智能。”虽然旁人不免将她与父亲林语堂作比较,但她有感而发地说:“我和父亲不能同日而语;我是我,我们的文学创作、幽默各自不同。”林太乙认为身为女人的她看事情的观点,与父亲自是不同。她一方面秉持天赋,一方面受父教熏陶,展现杰出的成就;她靠自己的实力写出了文坛的肯定,也写出了和父亲不同的自我风格。
林太乙认为:“好文章要写得自然、通顺,深入浅出,容易懂,不要矫揉造作。……写得自然通顺、真实生动,谈起来容易,写起来却非常难。这要靠真功夫。”而她的作品其实更是自然生动的最佳代表,她的真功夫,炼自浑然天成的幽默感、敏锐脱俗的观察力与丰厚扎实的学养。[3]
编辑本段
人物逸事

·漳州籍著名作家林语堂没有儿子,但有三个超凡出众的女儿,那就是英文翻译林如斯、作家兼编辑林太乙和大学教授林相如。林语堂是个“倜傥不群、对什么都有创见”的人。他“不在乎什么传宗接代”,“不想要儿子”,认为“女儿儿子一样好”。他还幽默地说过,“凤仔只会生‘母’的”,支持妻子廖翠凤早早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2]
·赛珍珠看过三姊妹的日记后,对幼时的林太乙即有很高的评价:“从她的文笔和行事观察,都看得出她刚毅的性格;她聪明、活泼,却从不自觉高人一等。如果有一天,我发现她真实的天才,自她清明的眼神中透射出来,我一点也不会吃惊。”[3]
·一九六五年《读者文摘》创立中文版,到香港延揽林太乙担任总编辑,她说自己仍然“不怕虎”的挑起重担,而这一挑就是二十三年。她将《读者文摘》中文版编得有声有色,让一本外国杂志不仅换上中国的外衣,也散发亲切的中国味;她细选值得刊载、适合国人阅读的文章,严谨地翻译、修改、求证;感性知性兼备的文章,明快精准的字句,带给读者安定祥和、温馨趣味的感觉,建立了长久不衰的口碑,也让国内作家如琦君、张晓风、梁实秋、杏林子等人的作品用不同的语言发声,引介给全世界,影响极为深远。董桥曾亲身体验到她在《读者文摘》工作时的办事作风及语文功力:“她的中文清爽聪明;她的英文下笔既快又准,想都不用想就成章了。我有几次站在旁边看她起草文件,一字不改,字字恰如其分。”中英文造诣俱深,使她成为最优秀的编辑及作家。[3]
· 林太乙待人温和亲切,人缘很好。她于2001年经医师诊断患胰脏癌,2003年7月5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水晶城寓所病逝,享年77岁。她最开心的是能亲自参观修缮后重新开放的台北林语堂纪念馆,以及在漳州市占地30余亩的林语堂纪念堂。[4]
编辑本段
相关信息

父亲的“发明” ---- 林太乙 文
父亲自从二十三岁起就梦想发明一架人人无须受训练就会打的中文打字机。关键在于重新把汉字分类——不用康熙部首——进而发明一个便利的键盘。一九三一年,父亲三十六岁时,他以为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从上海到美国去和工程师研究打字机的设计,回国的时候钱用光了,口袋里只有三毛钱。他没有制造模型的本钱,但是他念念不忘这个梦想。
林语堂与女儿林太乙调试打字机
林语堂与女儿林太乙调试打字机
一九四七年,由于他写了好几本畅销书,有了几万美元的积蓄,他以为足够制造打字机的模型,于是便开始积极进行。模型造好之后,由我练习打,按照父亲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只需按三个键便可以打出一个字,比起当时商务印书馆的笨重难打的打字机,实在方便得多。父亲开记者招待会,各大报以大篇幅刊出“林语堂发明中文打字机”的消息,我们家并且一连开放三天,欢迎各界人士来参观。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一九四八年,美国默根索拉排字公司和父亲签约付了父亲两万美元,取得独家研发中文打字机的权利,但是由于中国内战,没有进行制造。父亲发明打字机背的一身债要许多年以后才能还清。他从不抱怨,从不后悔。“人要有梦想,才会有进步。”他说。
三十年后,计算机时代开始,父亲研发的“上下形检字法”和键盘,被中国台湾神通公司采用为计算机输入法,父亲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但对父亲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人。他说:“孔子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行为的重要在文字之上。文章做不好没有关系,人却不能做不好。我觉得看一个文化,就要看在这个文化里长大的人是变成怎么样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比较之下,所有其他的成就——艺术、哲学、文学和物质生活——都变得毫不重要了。”
父亲一直到老,心里都充满梦想,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Tuesday, September 3, 2013

我读林太乙



早年读及"读者文摘"中文版,其编辑為林太乙,幽默大師林语堂的女兒;由於林氏來自福建,在情感上有一种親切的感觉,那时林正与來自淅江的鲁迅闹得沸沸扬扬,只因各持文学己見;不过大家都想以文学力量企图把自己祖国富强起來,随着局势巨变、林氏家族离开"吾國吾民"投奔到香港,台湾到美洲大陆,事隔多年,重新接触到他们那一代人的文字,确有一番不同的感觉•
林太乙自从退休後旅居美国,2003年因病过世,其文学創作多以英文撰写,並译多國文字,著有传记"林语堂传"、小说有[金盤街]、[春雷春雨]、[明月几时有]、[好度有度]、[蕭邦,你好]等•她的中文清爽聪明;她的英文下筆既快又準,想都不用想就成文章了•中英文造諧俱深,使她成为最优秀的编辑及作家•
林太乙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林語堂大師的女兒,及[读者人摘]中文版的縂编輯•不平凡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她特殊的童年经验及丰富的学养;与众不同的观察力及渾然天成的幽默感,訨她总能将身旁小事描述得生动活泼,将中西方各样知识阐释得趣味盎然•林太乙的散文篇篇如行云流水,有理性的深刻,也有感性的抒情,在隠重的文字中透着楽天幽默及清淡飘逸的處世哲学,流露自然迷人的風采•
在"女王与我"一文中描述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75年访港时,接見香新闻媒体茶会上,因林太乙是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所以与女王有一短暂的近距离,握手之际英女皇微笑告诉她:[大家都喜欢看"读者文摘",不是吗?]

23•07•2013。


Sent from my iPad讀

再讀林太乙"女王與我"



~ 她的中文清爽聰明;
她的英文下筆既快又準,想都不用想就成章了。
中英文造詣俱深,使她成為最優秀的編輯及作家。
~那就是林太乙•
林太乙
福建省龍溪人 ,出生于北京,林語堂次女,曾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23年,退休後移居美國,2003年7月5曰,因胰臟癌病逝美國維吉泥亞州家寓•林太乙從事寫作多年,出版書籍包括小說,散文,多以英文書寫,其中包括說:"金盤街"、"春雷春雨"、"明月幾時有"、"好度有度"、"蕭邦、你好"、且篇纂父親之"語堂文選"及"語堂幽默文選"等•"女王與我"為其第一本散文集•
林太乙其人如其文
~自然質樸的筆觸,勾起讀者的共鳴;幽默靈動的描繪,爲文字注入神采;樂觀天真的視角,爲讀者打開寬闊的視窗;博雅知性的深意,讓人獲得啟發;林太乙的作品篇篇充滿這樣的魅力•
林太乙有一個不平凡的父親~幽默大師林語堂,家學淵源帶給她書香洗禮,父親的倜儻不群造就了她不平凡的人生•她與姐妹在上海渡過愉快的人生,到處見識,教她們欣賞音樂,看山看水,買大量書籍供她們閱讀,教她們將生活感想寫成曰記,名作家賽珍珠看過她們三姐妹日記,對林太乙有著這麼的評價,她說:"從她的文筆和行事的觀察,都看出她的剛毅的性格;她聰明,活潑卻從不自覺高人一等•如果有一天,我發現她的真實天才,自她清明眼神中透射出來,我一點也不會吃驚。"
雖然長年在外,但父親無時無刻教授她中文,了解一定的中國文化,使她能將中英全然融會貫通,這是後來能擔任[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最重要的基石•
04•09•2013。
4:28am.


Sent from my iPad

Sunday, September 1, 2013

不折的旗杆



路過都門,買了一本"不折的旗杅[吳岸文集],的确吳老前輩是一根不折不撓的旗杆•令我想及中學時期常與同學們騎著鐵馬往石隆門走走看看,沿途我們都會停下遠眺石山上一技佇立不動的木杆,沈君說,那是早年石隆門壙工爆動所插的旗,如今旗幟沒有了,只剩一旗杆留在那裡,多浪漫的想法,如今沈君已逝世多年,旗杆安在?

佇立山遠
傲視春秋
㱑月任風雨吹擊
知多少

中學時正逢禁書時代,我卻在打鐵街一舊書店買到"盾上的詩篇"[香港新月出版社],只知杳影(文風副刊編輯),那時我也在那里投稿,說來也是同吳岸平起平坐詩人,我也曾為當年[新聞報副刊:拉誏文藝]以于寧筆名寫下新詩與小說;那時我的小說"單戀"也參與一文集準備出版,後因故[新聞報]遭到英殖民地政府封閉而不了了之•
20年後我與吳岸在拉浪江相遇,我把一本舊黃的"盾上的詩篇"請他簽名留念,他驚訝地瞧著我似乎在尋找記憶,我把當年於"拉誏文藝"一段情,在下于寧是也•他亦記起當年為了一粒臭榴槤的筆墨官司,令人無奈當年的對手就是在下學弟阿沙曼是也•實際上它只不過是一㘯情緒的發洩而已•
真正與吳岸交流還是拜託詩巫中華文藝社舉辦文藝營,請來古晉文藝界四大天王包括:吳岸、田思、梁放、陳蠑四人坐鎮•给人印象吳岸老气横秋,田思一本正经,梁放風度翩翩,陳蝶則不按圖索驥•
那時我們亦不知結集出版,所有刊出稿件看過就心滿意足,也不知有稿費之說,當時文友儍不儍?所以論起輩字,我們還是平起平坐•
提及"盾上的詩篇"會在香港出版完全是杳影的安排,聽說出版之際,詩人早為祖國獨立斗爭而被關入牢獄,十年出獄之後,那三十夲寄來的詩集也不知流落那裡,哀哉!
只是杳影過世兩年,吳岸才知恩師不在•自1962年至今2013年,吳岸仍然黙黙耕耘,硧是一根不折的旗桿•

07•08•2013
怡保途中•